的搭救之恩:“今日若不是得遇公子正好路过此处,我们怕是早见了阎王爷,谢谢贵人”。
“就是,就是,谢谢贵人”
“谢谢贵人”
“贵人真是活菩萨下凡”
“谢谢贵人”
“贵人万福”
......
流民们感激涕零,跪了一片。
此前一月,北庆王都“上京”突然广传消息,说庆王二子均已成年,需堪大用。
长子庆北耀留居上京,掌中央政务,协助庆王理国政。
次子庆南承,派遣至杳庵郡,定边疆,护国防。“边疆不安,胄子不归”。名义上是锻炼,实际上是流放。
历史上哪朝哪代的帝王之子会被派来驻守边疆的,连市井白丁都知道,这位新将上任的郡守,大抵是王权争斗里的输家,被安排到这破乱之地自生自灭罢了。
可流民哪管得了什么王权斗争,他们只知道这是他们祖上八辈也难得一见的贵人,若不是恰巧路过仗义执手,如今他们等早成了流寇的刀下魂。
庆南承扶起为首的流民,不无愧疚地说:“快请起,王室受万民供养,本应护百姓周全,谦不过是受其禄尽其责罢了。”
流民们感激涕零,偏这时,人群里冒出个小小的声音说着:“哎,也不知道这匪寇劫杀我们这些身无分文的流民作甚”。
庆南承自小习武,视力耳力都较常人优异,循着声他便瞧见一个干干瘦瘦并不起眼的小女子,寻常模样,低低埋着头,在流民中窜来窜去,与人像是十分相熟般攀谈着。
王端端从得知庆南承身份便料定这些匪寇不过是借着寻乱作恶的名,真正要对付的便是这位恩贵公子,细想几分,看着幼弟孱弱,自己也几日不曾有饮食果腹,何不抓住这个机会求一个安身之所呢。
于是她借着自己身量娇小,很好地将自己隐藏在人群之中。
一会儿拉着旁边大婶的手,半真半假地哭起来,声音也不大不小地刚好可以被周围人听到,说:“阿婶,我们以后可咋办啊,要是再有下一回,我们......”
话只需点到即可,大婶随即绷不住,扑到自家汉子身上,边打边哭:“我的命好苦啊,嫁个你,半天好日子没捞着,如今明儿个死了埋哪里都不知道。”
其他人被感染着,从劫后余生的欢喜瞬间变成对日头难熬的忧虑。
王端端趁此,又不着痕迹地退出人群,眼见着没有被注意,换了位置和语气,又状似沉着地劝慰着:“大家放心,公子大义恩贵,想必不会不管我们的”。
那位此前带头叩谢感恩的人被点醒,立即对着庆南承又是一番跪拜礼,祈求到:“公子仁义,还请再可怜可怜我们吧”。
“请再可怜可怜我们吧”。
“请救救我们吧”,所有流民又跟着跪了一片。他们都四处流走数十日,没有一座城池农乡给他们容身的方寸之地,如今见着了王室公子,可不得赶紧求赐一个安稳的生机。
庆南承不语,王端端的行为堪堪都落在了他的眼中。
那位带头的流民,以为庆南承不想管事,又急切切地拜了三拜,继续说道:“我们只是西乡过来的寻常百姓,不过因荒年遇战乱才导致如今的人无全人,家不成家。还请公子厚德,赐大家一方可遮风避雨、温饱安睡,自力更生之所”。
“请公子赐一方安身立命之所”,王端端这时正跪在人群末尾,她一开口便带动着大家一起齐齐喊话。
“请公子赐一方安身立命之所。”
“请公子赐一方安身立命之所。”
......
庆南承看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