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一生,一路走来都是风光霁月,未曾想最后时刻却成反王,为自己与皇兄相亲相爱的故事画上了背叛和悲剧的结尾,为天下所有信赖敬仰他的百姓带来家家悲歌的灭顶之灾。
丰收唏嘘不已,以白居易评价王莽的一首《放言》诗的来为他的故事画上注脚:
“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锦大娘又将这两句诗品了又品,点头道:“不错……不错……当真如此。“而后她冲丰收夸赞道:“没想到你个小丫头还这么多墨水在肚子里。”
“娘,后面四位王妃娘娘你还没讲呢!“丰收又些慌张地连忙岔开话题,她故事听得入迷忍不住评价几句,但真要她解释这些故事和诗句从哪来的,她可真想不出个好解释。
锦大娘笑笑继续讲下去:“后面的四位王妃却都是来自民间了,要说起她们,个个都算是有故事的。”
三人听了忙道:“快讲快讲。”
锦大娘却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浓茶,剥了几颗花生吃,才慢慢将这个龙门阵摆了下去:“第五位王妃是个伶人,最是武打的功夫好,生得又娇俏。她一上台,先是用美貌折服了一半的看客,接着翻花、踢腿、耍枪,伶俐的身段又折服剩下一半的看客,一场戏下来掌声雷动,无人不惊叹的。”
“妈,说得好像你亲见过一样。”锦源忍不住道。
锦大娘默默无语一小会儿,淡淡说道:“你这傻孩子,那时候还带你去看过的。那会儿高兴得什么似的,现在全忘了。”也好在都忘了,忘了许多不快和痛苦。
丰收想起之前秋老头来的时候,锦大娘无意间说过京中名伶表演的盛景,原来还真是当年的亲历。谁能想到小山村里的一个中年妇人见过这样的市面,甚至连当年王妃的表演都见过。
“可虽然名动天下,伶人终究是伶人,风月场上难保干净。具体其中有什么猫腻自是说不清楚了,却是牵连了不少人,尚书、宰相家的公子还有郡王、皇子,约略四五个人都争着要她,好像大鱼吃小鱼一样,打的压着小的,串着串的把她抢来抢去,于她自己来说或许都没什么分别,不过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了。”
“哦,最后就是这位最大的王爷做了赢家,把她迎娶做了五王妃?”
锦大娘点点头,确实如此,“当年街头巷尾也传为佳话,说是英雄救美,毕竟当时都觉得王爷人品贵重,是不是一个更大的火坑只有王妃自己知道了。”
丰收暗想,一个做叔叔的跟侄子抢女人,难怪之后会跟太子闹到两败俱伤的地步,只怕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早已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恶化。
“六王妃也是同样出身烟花巷,乃是当年京中名妓,以风雅清丽冠绝诸芳。听闻当年也本是名门,却因父兄获罪,被官中发卖。“这样的人生经历多到略显俗套,择高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说到底也只是权贵之间的财产流转这么简单。
“难道王爷这样伟光正的人物也会逛青楼妓院?”丰收略带戏谑地打趣问。
“这说起来也是一段佳话呢!”锦大娘笑道,“当年六王妃出了琴棋书画四道难题,说谁对的出来便可以与她共度良宵。一时间引得京城中的风流才俊各个摩拳擦掌下场尝试,却是人人铩羽而归。”
丰收又忍不住插嘴:“她这样搞,青楼还能赚到钱吗?”
锦大娘道:“你当这游戏白玩的吗?不管解不解得出,每道题答题之前都要先出一百的雪花银才有资格对答呢!”
“当时人人都解不出,便有好事者抄了题目找王爷解答。果然王爷才思敏捷,对答上了,那好事者便将此事又宣扬出去。六王妃听说,自然信守诺言,到王府前相邀王爷。王爷闭门不出,却是二王妃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