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规律,一旦被提前察觉到,就会把别人的心思才得七七八八吧,就好像提前剧透了一样。”
我笑着看着他,不做声地往前走。
“虎杖君把我想得过于厉害了。”我背着手慢悠悠说,脚底传来轻微的触感。
“我也只是个普通人,很多事情是猜不到的。”
“虎杖君会觉得了解一切比较可怕吗?还是一无所知更可怕呢?”
“两种选择都太极端了,感觉都挺可怕的。”
“那么,虎杖君是希望自己更聪明一些吧。”
“我也说不清啊,想要变得更聪明是肯定的吧,你看,当聪明人有很多好处不是吗,比如做事情啊,交朋友啊都会更容易,就算——不是说完全不做蠢事,但多少能少做一点吧……作为观众,熟悉了套路确实很无聊,另一方面,会更加了解制作人的意图,并不是一无是处,啊不,如果不是观众的话,提前察觉到问题应该更好吧。”
更好吗……
我心想。
“如果一开始就预设了答案,直接贴上标签,本来就很无聊的电影也会无聊吧。”
“话虽如此,现实并不是电影,如果真的坐视不理,或者因为自己无意间忽略了某些线索,如果因此有人死掉,我会愧疚一辈子的。”
“啊,确实。”
或许虎杖想要的并不是正确的死亡。
而是。
笑。
“那么多少听听我的自言自语吧。我认为套路是建立在对规则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抱着这样的想法,一厢情愿地认为看透了对方,会吃大亏的。”
“……嗯嗯!”
“然后然后,还有呢?”虎杖追问。
“没有了哦,本来就是自言自语嘛,虎杖同学在我眼里已经不是【真实】的虎杖同学了,而是【抽象】的虎杖同学——是树洞哦。”
正如虎杖所言,当我们谈论套路时,我们谈论的并不是真实的人,而是一个【角色】。无论那个人原本的性格是什么,在由简单词汇搭建的模型里,注定,只能是一个抽象的的人,一个概念化的标签。
猜测立场很容易,猜测一个人真实的想法很难。
想要猜测某个人的真实想法,就好比进入微观世界,在混沌的量子海,判断某一时刻某个粒子的位置,就好比在不拆开猫箱的前提下,抓住非生非死的猫尾巴。
难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很有可能,下一秒是什么想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引导棋子进入角色,才是高端玩法。
“不过。”
“我好像经常会变成这样,跟虎杖君走在一起呢。”
“虎杖君在我心里已经是【好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