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啊,那就是出头的鸟,出头的椽子,先肥的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拎出来给杀鸡儆猴了。九十年代之前可是很吓人的,唐伟东都随时准备一旦风向不对就撒丫子跑路了,还典型,典型个球。
唐伟东不想提这事,赶紧岔开了话题,对杨导演说道:“对,就是叔叔说的地方,我们村饲料厂愿意出一部分钱,跟着电视剧露个脸,不知道杨姨能不能帮我们问问?”
“唔……”
这对杨导演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何况还是上过《新闻联播》和国家社的单位,政治上没问题,不会犯错误。而且人家还愿意出钱,这可是为台里创收啊,拍个电视剧台里出了300万,又找铁道部拉了300万的赞助,一共花了600多万,这可不是小数目。现在电视剧还没播出呢,就有上赶着来送钱的了,这样也可以收回一部分投资,台里肯定愿意。
要知道这年头电视台拍电影电视剧可都是公益性质的,基本属于政治任务的宣传作用,也就是说光投入没回报,这冷不丁的还能从上面收回点投资,送上门的好事,台领导不同意才怪呢。
杨导演很乐意帮这个忙,决定马上去台里商量这件事。于是,唐伟东留下了自己所住宾馆的总机号码和自己房间号,等杨导演联系好了可以直接打电话通知自己。然后就告辞回去等消息了。
杨导演没有让唐伟东失望,她把饲料厂想赞助的事跟相关负责人一说,对方也非常感兴趣。拍电视的钱,可都是国家出的,国家又没让自己收回投资,所以唐伟东赞助的钱,可就属于台里的创收了,是可以供台里自己自由支配的,这样送上门的好事怎么能拒绝呢?
于是,杨导演直接给唐伟东挂了个电话,让他马上到电视台来一趟。
唐伟东接到电话以后,兴奋的挥了挥拳头,这事大概率是成了。
在这个年代,没有人能比唐伟东更知道《西游记》的热度了,这可是首播创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89的收视率,每年不间断,连续播出几十年,收视率长久不衰的神剧。
哪怕在四十年后,每年的春节前后和暑期依然在重播,而且还有一批忠实的“老”粉丝,继续贡献收视率。
自己的饲料品牌,只要能蹭上它的热度,那还不火出天际去啊?只要人员和产品能跟的上,全国市场的大门,那还不是彻底的对自己敞开了?对自己市场规模的扩大,利用《西游记》的火爆,简直是事倍功、半轻而易举的事情,再也不需要费钱费力的一点一点啃硬骨头了。
唐伟东压下心中的兴奋,收拾了一下仪容,开着车按照地图,直接杀向了央妈的所在地。
电视台唐伟东自己是进不去的,这里可是国家的重点部门,防奸、防特、防敌破坏,驻守的可全是军人,人家认证不认脸,你就是长的像朵花也没用。
说实话,这一大箱子菜,市场价还真不便宜。
你要说送杨导演这些钱,估计她肯定是不会要的,两人的关系还没到那个份上。但要是换成蔬菜,就属于人情往来了,唐伟东是带着自家的土特产来看望她,这她就没理由不收了。
总不能让唐伟东再带回去吧?这东西可留不住,出门估计只有丢垃圾箱的份儿了。八十年代谁舍得把粮食丢了啊?温饱问题才刚解决,敢这么祸祸的人,会被人唾沫星子淹死的,说十恶不赦都不足形容其万一。
唐伟东跑了上千里地,给自己送蔬菜送煎饼,自己要是再拒绝,那可就太不给人脸了,会凉了人心的。
杨导演也是大气的人,连考虑都没考虑,直接就让爱人收了起来。她爱人对冬天能吃到这样的新鲜蔬菜也很高兴,对唐伟东的态度,明显的亲热了许多,不再像刚才那么客气了。
杨导演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