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虽轻,效果却不啻于在众人心里炸响了一颗惊雷,让老唐家在坐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有人当即就站了起来,连声问道:“是老二?二哥还活着?”
“继良哥?继良哥没有死?”
“当年带信回来的人不是说二哥死了吗?怎么又跑到弯弯去了?”
唐继谦的一席话,顿时让屋里炸开了锅,纷纷询问起原委来。
所有人都知道,唐继谦的亲大哥,也就是家族里、同辈中排行老二的唐继良,年轻时候出去读书求学,结果一去鸟无音信。后来有人路过这里,捎信回来,说唐继良死在了外面,为此家里还给他建了一座衣冠冢,怎么到了现在竟然又活了呢?
“三哥,到底怎么回事,你快跟大家说说。”
唐继谦现在脑子里也晕乎乎的,只好对他们说道:“具体情况我也不太了解,信里也没交代清楚,只说他当年出去上学,后来投笔从戎考了军校,之后就随着去了弯弯。”
“信呢,快念给大家听听。”
唐继谦嗯了一声,把手边的信拿起来,递给唐伟东道:“你给大家念念。”
“哦哦,好的。”唐伟东此时也是一脸的懵逼,怎么突然家里就冒出来一个海外关系呢。
唐伟东怀着好奇,接过信来,展开,给大家读了起来:
父母亲大人膝下:
不孝儿,良,顿首叩拜……
书信是竖行繁体,唐伟东扶起来还有些不太习惯,这应该是那位素未谋面的二爷爷,写给自己父母的,也就是唐伟东的老爷爷老奶奶的。看来这位二爷爷,还不知道他的父母双亲已经过世了。
余自不足弱冠之龄离家,至今甲子有余,再未尝见过双亲大人,深以为憾……
……
清明尾,端午头,中数月后又重九,春去秋来,无时不想再次承欢大人膝下……
……
愚儿年岁日高,唯一眷恋不舍的,就是想再见父母大人一面,吃一张母亲亲手摊的煎饼……
不知父母大人身体安好否……
信写到这里,明显能看出二爷爷顿了一下。
或许在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丝父母不在的担心,毕竟他也七十多岁,奔着八十岁去的人了,算起来父母的年龄都九十往上奔着百岁去了。
但他不想承认,或者不敢往这方面想,更不愿意破坏了他心里的那份,要见父母的期盼和惦念。
唐伟东从信中,能读出一个离家几十年的游子,到了时日无多的耄耋之龄,想再见一眼父母的那种渴望。
两人隔着有点远,唐伟东有点纳闷的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大声的问道:“你找我?”
“昂,你是老唐家那谁来是吧?”邮递员也扯着嗓子喊道。
老唐家?那应该是喊自己没错了。唐伟东凑了过去,问道:“我是姓唐,喊我干嘛?”
邮递员在一堆小山似的,信件报纸中翻捡了一会,找出一封信,才抬头问道:“唐继谦是你什么人?”
“我亲爷爷。”
“噢,那就没错了,怪不得看着你面熟呢,我跟你(堂)叔是‘伙计’,以前应该见过你。这里有你爷爷一封挂号信,你签收一下,帮忙捎回去,我就不用再过去了。上午一堆,下午一堆,车上这么多东西还要送,愁死我了。”邮递员一脸的苦相。
唐伟东也乐了,都是本地人,见过也是正常,自己的几个堂叔最小的比自己大不了几岁,说不定他们就是同学或者朋友。
接过信封看了看收件人,确实是自己爷爷,唐伟东随手也就替他签收了。邮递员忙活活的,没时间跟他多聊,打了句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