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伟东当即就决定收手了,他怕再买下去,国内的产业规模就露馅儿了。
几家银行甚为惋惜,这傻小子怎么就收手了呢?把他们存在银行的钱,都买成国库券多好啊。
不过这也就想想罢了,真要那么干,估计企业能疯了。于是银行也见好就收,欢天喜地的回去开庆功宴了。至于李玉英回来会怎么收拾她这个傻儿子,谁管呢?
银行开心,唐伟东也高兴,双方都觉得自己达到了目的,赚了便宜,愉快的结束了这次的合作。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后的国债利润将会越来越低,后来甚至到了发行价超过面值的程度。这买卖,唐伟东已经不想继续下去了,最多只能当个理财产品来用,倒腾就算了。
唐伟东已经决定,这是最后一次做国库券的生意,以后这买卖就准备放弃了。
从地震发生至今,一晃过去了十几天,唐伟东觉得震区危险基本上应该过去了,他打算过去一趟。一个是去看望一下企业的救援队,再一个是关于租用的那些直升机和工程机械的后续问题。
临行前,他去了一趟杨书记的办公室,又做了一次狗头军师。
杨书记,也就是原来的杨县长,单名一个春字,堪堪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已经做到了县里的一把手,正是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时候,看到唐伟东过来,很高兴。
“伟东啊,你们不忙活生产的事,怎么有空跑我这里来了呢?”
“这不是想杨叔了么,过来看看您。”唐伟东乐呵呵的说道。
“你呀你,就是生了一张好嘴。说吧,这次过来又有什么事啊?”杨春打趣的说道。
“88年的。”银行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88年的?唐伟东眼中一亮。
他知道1988的国库券,现在已经允许私人间的交易了,但市场上还未允许流通买卖。
上一世那位号称百万的杨姓老板,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差,抢先下手,从其他地方购买了一大堆国库券,等到89年放开流通交易后,在沪市出手,豪赚一大笔。
唐伟东记得,百元的国库券,他们从皖省的银行,是75块钱收的,等到放开流通后,他们是104元出售的。只是过了过手,就赚了将近30块钱,差不多都是30的利润了,这钱来的也太轻松了。
唐伟东当场就心动了。
但他表面上仍然不动声色,沉吟了一下才说道:“什么价格?”
银行几人心中一喜,觉得这事有门儿。连忙说道:“我们只为完成任务,价格嘛,就按照上级允许的最低价给你,85元,你看如何?”
唐伟东呆了一下,这画风不太对啊,人家杨老板能75块钱拿到,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成了85元了呢?这是他们自己准备截留利润?
唐伟东可不惯着他们,也算是一个试探,他摇了摇头,态度坚决的说道:“75,你们考虑一下,要是能75给我,这个忙我们就帮。不然,我们也无能为力,你们也知道,我们刚捐了一大笔钱,手里头也不宽裕。”
银行的人惊疑的对视了一眼,尼玛,这小孩儿也太难缠了,给他15块钱的差价,他还不满足,竟然想要25,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还手头紧,紧你个大头鬼,你们账户里有多少钱,别人不知道,我们能不知道吗?只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是有求于人,说话就硬气不起来。
几人商量了一下,最终还是捏着鼻子答应了唐伟东的要求:“好吧,75就75,你们能包销多少?”
唐伟东大喜,同时又在心里喊了声:“草率了”。
没想到只是试探一下,对方轻易就答应了自己提出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