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唐伟东为啥要跟着博物院里的老专家们学本事的原因,实在是假货太多了,防不胜防啊。
向这样简单明了的假画案,还好说,作者出来直接反驳就行,要是那些古画,可就没这么简单咯。
也是在吴先生跟拍卖会打官司的同时,另外一起假画案,同样在进行审理之中。
这是一幅张大千《仿石溪山水图》画作,是10月份浙省中澳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定林先生,在临安秋拍上以110万元拍得的。
画作右侧有沪市著名鉴定家谢稚柳先生的题跋,左侧有京城著名鉴定家徐邦达先生的题跋。
买到《仿石溪山水图》不久,王定林发现在瀛洲的拍卖会上也曾卖过同样的画。犹豫不决的他,直接找到了徐邦达先生本人求证,请他对这幅画做个鉴定。
徐先生做出的坚定结论是,他的题跋是真的,但不是在这幅画上,是被人给移花接木“嫁接”过来的,所以,这幅画是假的!
王定林根据徐先生的鉴定意见,要求拍卖公司退货。拍卖公司无奈,又去找他们公司的鉴定顾问谢稚柳先生做鉴定。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谢先生,反复审视后,鉴定认为“确定此图为真迹无疑”,并说画上他的题跋就是最好的鉴定证书。
这下就没法搞了。两个题跋的人,一个说是真的,一个说是假的,双方各执一词,真伪难辨。
一看这种情况,王定林更不敢要这幅画了,于是要求必须退货。拍卖公司以谢先生的鉴定意见为理由,就是不退。
气不过的王定林直接到法院进行了起诉,双方的官司一打就是四年。
一直到玖捌年的最后一天,由包括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启功先生,常务委员刘九庵等人在内的,全国十余位书画鉴定专家,对最高法送鉴的张大千《仿石溪山水图》进行鉴定后,一致认为该幅作品为赝品,这事才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怪不得马丰从来不碰书画这东西呢,这都是有原因的。
书画不像其他东西,造假的太多、也太容易了,谁也无法保证真伪。就跟徐先生和谢先生似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连专家都这样,何况是普通人了。
所以啊,只有不碰,才不用担心上当受骗。
他要是收了这个钱,以后还如何在文人圈子里混?
噢,齐先生请他帮忙作幅画,最后他还收钱?以后谁还跟他一起“玩耍”?
以后别人请他帮忙,是不是也要给他钱呀?他请别人帮忙,是不是也要给人家钱呀?文人之间,一旦牵扯上钱了,互相之间的交情就变味了。
虽说大家都喜欢钱,可谁也不想沾染上这个铜臭气。——文人就是这个尿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即当又立!
但你要说这是后生晚辈送给师长的程仪,那这个钱就得拿了,必须得拿,不拿还不行。
不拿那是打人家的脸,驳人家的面子,弄不好还会得罪人,跟人家结仇呢。
就算看在齐先生的面子上,这个钱,范先生也没法拒绝。
范先生在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感叹着唐伟东这货做事大气,办事敞亮。
这可是两万美元呐。就算他的画能卖到几十万人民币,但在此时也不如这两万美元更“金贵”。
国内有关部门对于兑换外币的限额,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而且出国所携带的现金,尤其是外币,也是有限额的。
所以,并不是说个人在国内有钱,就能肆意的兑换外币的。
唐伟东能一把甩出这么多美元来,对范先生来说,简直就如同雪中送炭一般。这事办的,让范先生无可挑剔!
看着桌上的这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