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命令,这十五军、上百个作战师中,只会保留八个师,约十分之一,也就是二十余万人的兵力,甚至等局势稳定下来之后,还会更少。
这八个师,并不是说随便挑八个师出来,而是从这两百余万的兵力中,优中选优,挑选出一些优秀的兵员,重新组建八个师。
这八个师效仿的是北军八校,他们的代号分别是虎贲、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和中垒。
其中,虎贲是指挥部直属的作战部队,同时也肩负着拱卫元首的重任。
当然,到了打仗的时候,他们该上还得上!
中垒则属于是内卫部队,类似武警机动师,负责整肃“特区内部”的治安。
剩下的另外六个师,都是一线作战部队。如果战事扩大,大唐特区军事指挥部,会立刻在这些部队的基础上进行扩编。
大唐特区的三军联席指挥部总司令,自然是庞军来担任了,而三军统帅,则是跟安北一样,唐伟东当仁不让!
这个谁也别想跟他“争”,谁争谁死,这是红线,没的商量!
军权,从来都是一个禁忌,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概莫如是。
扒拉着指头数数吧,失去军权的首领,有一个有好下场的吗?
没有军权支撑的权力,就如同空中楼阁、沙上之城一般,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立马就得完犊子。
唐伟东可不想辛辛苦苦忙活半天,最后反倒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对于如此心向华夏之人,永乐大帝自然也不会亏待于他,勃泥国王的墓地,规制享受大明藩王之礼,谥:恭顺王!
并立其子遐旺黄克孙为渤泥新王,赐渤泥国后山“长宁镇国山”之名,并亲撰碑文,命太监张谦等人南下刻石立碑。
顺便说一句,勃泥就是华人黄森屏联合当地人建立的一个国家,现在文莱自诩为继承了勃泥的衣钵,所以文莱现在也将黄森屏当做两位始祖之一。
另一位则是黄森屏妹夫的亲哥哥,也是当地的土王,还是黄屏森的岳父。
黄森屏和土王,并称一字并肩王,两家是以联姻的方式,用姻亲来结盟的。而后来的文莱国王,也都是出自黄森屏妹妹的这一脉!
文莱国旗上的那两道斜杠,一条代表的就是黄森屏,一条代表的就是他妹夫的哥哥。
所以说,加里曼丹岛包括文莱、大马、爪哇的地盘,自古以来就是种花之土,那是一点都没毛病。
唐伟东拿下这片土地,那啥,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这本来就是勃泥国王献给种花家的土地嘛,唐伟东这也算是变相的、跨越几百年,完成了勃泥国王的遗愿吧!
而唐伟东为“大唐特区”选定的“都城”,就是坤甸,哦,以后也不能叫坤甸了,它已经被唐伟东给改名叫做“镇南府”了。
北唐的“都城”是安北府,南唐的“都城”是镇南府。
安北、镇南,这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赤裸裸的揭示了唐伟东的野心!
而这安北、镇南的称谓,也恰好印证了,那幅“永镇南北,与国同休”的题字。
现在,南和北,唐伟东都自己打下来了,往后就看国内有关方面,如何保障唐伟东来实现,“与国同休”的这一承诺了!
万一哪天,这些地盘再被其他人抢了去,种花家可是要负起这个“责任”来的,他们必须的好好保护好,唐老板的这几处“私人领地”才行。
至于说南洋大唐特区的管理人员,也没啥可选的,反正就是在自己手下的那些人里挑呗。
南唐的政务官一职,交给了这次在对外交涉中,表现出色、劳苦功高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