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不清楚,近些年名声渐起,经育林班成功有孕的贵夫人少说也得几百人了,而且愿意加入育林班的多是尝试各种法子以后仍然难以有孕,走投无路的贵夫人,最后能如愿,实在是菩萨保佑。”
敢情还披了一层菩萨保佑的皮来行这增强贵夫人体质之事。
第二日,楚荇打着求子的名号往育林寺去。
侯府管事在昨日接到消息以后就派人往京郊大营送了信,也不知道夫人是受了什么刺激,竟往育林寺去求子,要知道虽然育林寺求子有效,但那里折腾人得很,不到别无他法,还真不是贵夫人们的最佳选择。
楚荇可不知道管事已经脑补了许多她因无子受刺激的小剧场,此时马车已经驶出城里,许久未曾出城玩耍,这城外的风吹到脸上就是比府中舒服,楚荇陶醉地闭上了眼睛。
不过育林寺路途遥远,行到半途,楚荇已经是腰酸腿疼的,她有心想要出去骑马,想到今日未曾变装,又没给宋谦勤提前说,还是忍着心痒,安安分分地坐在马车里熬时间。到得后半段,困意袭来,楚荇干脆躺到坐榻上补起觉来。
接近晌午时分,一行人才到达育林寺山脚。
楚荇是被人声吵醒的,醒来的一瞬间她有一些恍惚,不是去寺庙吗?怎么像到了闹市。
诗情为她整理了一下鬓发和衣裙,确认没有不妥以后才将楚荇扶下马车。
下车一看,楚荇差点叫出一声“好家伙!”
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阶梯,弯弯曲曲直通山上,应当就是通往育林寺的道路。
寺庙建在山上是挺常见,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是一般建寺多年的寺庙都会有路让马车直达寺门前,只有求见特定的得道之人或者为表虔诚,前来寺庙之人需要步行上山,还没见过建寺近百年,马车只能停在山脚的。
除此以外,育林寺不同于其他寺庙还体现在它异常热闹的山脚。楚荇转头望去,山脚下这条路自官道延伸至此的路,修得比官道还要宽,各种商贩就不说了,连客栈都有两家,一曰“送子居”,一曰“百孙坊”,这名字当真是直白又应景,充分贴合了前来求子的贵夫人的心理。除了客栈,在这偏僻的郊区,竟然还建了一座大酒楼,名曰“石榴楼”,这几层的大酒楼就是比普通客栈高大上,名字都起得含蓄多了,看起来生意还不错,人来人往的。
如果眼前的一切处于闹市,楚荇并不会觉得有何奇怪,但前方是一条爬死人的“通天梯”,虽然不是特别人性化,但也还符合寺庙的属性。左右两侧这跟京都一样的闹市,是真的让楚荇觉得割裂极了。
而且不是说育林班收的人并不多吗?这育林寺山脚下的客流量都赶得上上辈子网红景区的客流量了。
“诗情,这里怎么这么多人?不是说愿意去尝试育林班的都是走投无路之人吗?”这么多走投无路之人,这个朝代不孕不育过于严重了吧。
不等诗情回答,旁边一位卖小吊坠的小商贩先搭话了,“夫人是第一次来吧,快来看看这石榴吊坠,山上大师开过光的,凡是在我这摊位上买过石榴吊坠的,回去都多子多福!”
有人搭话,楚荇干脆走上前去问这位“土著”。
“行,把你这给大师开过光的吊坠拿给我一个,你跟我说说,这里怎么这么多人?”
“多谢夫人,夫人心善,山上的送子观音恩泽此地,才让大家聚集于此,今日夫人买了这石榴吊坠,山上的送子观音也会恩泽于您,让您多子多福!”
原来只会说这些吉祥话,不过面对前来求子的夫人们,确实会说吉祥话就足够讨喜了。
最后还是这次护卫队长给楚荇解了惑,“夫人,小人的家就在这育林寺附近,自我有记忆起,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