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的,是宋大人一直随身携带之物。”
沈清秋接过玉佩,仔细端详,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这玉佩她再熟悉不过,曾经多次见宋墨把玩,如今却成了寻找他的唯一指引。
她轻轻抚摸着玉佩,仿佛能从中感受到宋墨的气息。
“此乃关键线索。”
沈清秋转身面向身后那队从京都带来的训练有素的暗卫,声音低沉而威严。
“你们听令,即刻自行划分领域,仔细搜索西边城内外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处可疑之地,一旦发现线索,立刻回报。”
“遵命!”
暗卫们齐声回应,声音洪亮而坚定。
随后,他们如鬼魅般迅速消失在大堂之外,融入了黑暗之中。
在等待的时间里,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一种煎熬。
沈清秋在大堂内来回踱步,她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
李畅站在一旁,也是眉头紧锁,不时望向门外,期盼着暗卫能早日带回好消息。
一天的时间漫长而又短暂,对于沈清秋和李畅来说,仿佛度过了一个世纪。
终于,暗卫们回来了。
一名暗卫上前,单膝跪地,抱拳禀报:“陛下,我们在西郊荒山上发现了一些迹象。山上有许多新的脚印,杂乱无章,像是有多人聚集过。而且,我们还发现了一些被丢弃的食物残渣、绳索以及一些带有匈奴标记的物件,极有可能是匈奴留下的痕迹。”
沈清秋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那是希望的曙光。
她猛地站起身来,激动地说道:“太好了!总算有了新的线索。李将军,事不宜迟,随朕前往西郊,速速营救宋墨!”
李畅抱拳,眼中燃起斗志:“是,陛下!”
众人迅速整装出发,马蹄声在街道上急促地响起,仿佛是敲响的战鼓。
沈清秋骑在马上,神色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往无前的决心。
“李将军,宋墨是大炎的栋梁之才,他为大炎付出了太多。此次若不能将他平安救出,朕有何颜面面对大炎的百姓。”
沈清秋的声音在风中飘荡,夹杂着愤怒与担忧。
李畅紧握着缰绳,语气坚定地回答:“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宇文鹊山那厮竟敢在我大炎之地掳走朝廷重臣,此仇不报,臣誓不为人!”
“哼,宇文鹊山,他以为掳走宋墨就能威胁朕,就能动摇大炎的根基,简直是痴心妄想。若宋墨有丝毫损伤,朕定要踏平匈奴,让他们血债血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