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清宫重生升职记> 99.扶持外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9.扶持外戚(2 / 3)

在汉人的朝代有一个问题是始终都抹不去的,那就是外戚!至于世家、诸侯等等问题早几千年前老祖宗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夏朝开始到宋朝,历朝历代都不乏外戚当政的时候,一旦外戚当政那就是国将不国的时候,谁让历史上最大的穿越者王莽童鞋开了一个好头了!

因此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玩了一招:娶妻娶贤,皇后、嫔妃皆由家世清白的小康之家中选出,避免外戚当政。

可他没有想到,最后明朝还是坑了,没有坑在外戚上而是坑在太监上。这就是没文化的下场呀,几千年前秦始皇才用血/淋/淋的例子告诉大家,太监不可重用。

清朝是袭明制的,不过他们吸取了经验教训并没有重用太监,还规定太监不得识字。因此在清朝一般皇上下的口谕是由太监传话的,而圣旨则是由大学士之类的高官大臣来宣。

和历史上“世家、寒门、外戚”或者是“文官、武将、外戚”三足鼎立不一样,搁在清朝这里就变成了“满人、汉人、蒙古人、皇上”。

对没错,就是“满人、汉人、蒙古人、皇上”四分天下,这是极为不稳定的局面,因为某些时候皇上的势力最弱,还站在全天下的对立面,而不是高高在上做个下棋的人俯仰众生,任由满人、汉人和蒙古人在底下对掐。

康熙是个聪明人,他自然是想跳出这样的不利局面做个下棋的人,可这事不是他想就能跳得出来的,还得问其他人同不同意。用脚趾头想想其他人也不会同意,那么康熙便只能用计了。

这个计就是扶持外戚,当年顺治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就是怎么玩的,别看他一次又一次的说要废后,多么的喜欢董鄂妃,可最后坐在皇后宝座的人还是博尔济吉特氏。除了对太皇太后的妥协外,更多的还不是因为他要依靠蒙古坐稳自己的皇位。

到了康熙这里也是这么玩的,先是娶了赫舍里氏为皇后让赫舍里氏一族成为了外戚支持自己亲政扳倒鳌拜。后来又升自己的皇贵妃,让钮祜禄氏一族为他卖命全力攻打三藩。

作为一个饱读史书的姑娘,皇贵妃很明白“功高震主”是什么意思,钮祜禄氏一族实在是太盛了,盛得同为“满洲八大贵族之姓”的瓜尔佳氏、舒穆禄氏、纳喇氏、董鄂氏、马佳氏、伊尔根觉罗氏和辉发氏都黯然失色。

自己若是能一直活着,皇上肯定不会让其他人爬到她头上去,可偏偏自己没几天可活了,未来为了限制钮祜禄氏一族防止外戚做大,皇上肯定会打压钮祜禄氏一族,扶持新的势力起来,那她妹妹入宫后的位分就有待商榷了。

现任的外戚就只有四个:博尔济吉特氏、赫舍里氏和佟氏,她钮祜禄家也只能勉勉强强的算是外戚。

对付外戚,还有什么比外戚更加可靠给力的了?之前博尔济吉特氏和赫舍里氏不就两败俱伤了。

而且外戚想要势大,那就必须得讨好他这个皇帝,必须将他捧大天上去,奉成长生天。因此对于皇上而言外戚比满人、汉人和蒙古人更好拿捏,这四个外戚里就只有佟氏最弱小势力最不显还是自己的母族,这个时候皇上要是不扶持佟氏上位,皇贵妃觉得皇上肯定吃错药了。

可是奈何佟氏一族的势力和底子实在是太薄太小了,纵使皇上给他们开后门,可也不能做得太过分了。因此想要早一点用上这枚棋子,那就只能给后宫的佟氏高位分。

一旦自己没了,后宫不可一日无主,最有机会上位的数遍后宫就只有佟妃一人。至于宣嫔,不是皇贵妃看不起她,若是皇上有心给太皇太后脸面,宣嫔如今也不会是宣嫔而是宣妃了。

只要一想到自己死了就相当于给佟妃腾位置出来,纵使自己的身子并不是佟妃害的,皇贵妃对于佟妃也意不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