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有所不喜,但倘若郭嘉果真在平定山越一战之中立下功劳,纵使是让刘备亲自向郭嘉致歉也不过小事。
“那便依子坤之言,不知道奉孝可否愿意随军南下?”刘备转而向着郭嘉问了一句。
“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郭嘉拱手应了一句,然后看向李基,嘴巴略微动了动,有心想要感谢李基的帮助,但话到了嘴边还是硬生生地吞了回去,自觉如此可就觉得弱人三分了。
‘不过,李子坤亦是个端正温良君子也。’
郭嘉暗暗地评价了一句,心中对于李基的好感也是大涨。
相对比郭家内部为了那一点点资源相互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的龌龊,不管是刘备心怀百姓的仁德,还是李基似是一心为公的温良,都让郭嘉觉得萌生好感。
“届时子坤先生还请尽全力,否则一旦在下早早向刘府君献上破敌良策,那子坤先生可就有些难堪了。”
尽管郭嘉的言语之中还不乏挑衅自傲的意味,但是称呼上的无形转变,不禁让李基暗中会心一笑。
而郭嘉则是不自居地注视着眼前的李基,心中不自觉地燃起斗志,想着无论如何都定然要压倒眼前之人!
作为同龄人,李基耀眼得过分,耀眼得郭嘉纵使有心也难以忽视李基的存在。
就好比郭嘉原本还是在默默积累学识,静待天时,等待着一个可以展示所学的天时与舞台,前方却似乎骤然多出了一道走得更远的背影。
这如何不能激起郭嘉的好胜之心!
因此,郭嘉不惜提前及冠,变卖田地,只为前来吴郡……压倒李基。
只是,面对着郭嘉那不自觉流露而出的满满动力,李基则依然是浮现着那淡淡的笑容。
刘备则是开口道。
“奉孝莫非是弄错了什么?统率这一支大军南下之人并非是我,而是子坤。因此,奉孝还请多多为子坤遗漏补缺,通力协作,早日凯旋而归。”
“哈?”
郭嘉闻言,拿着酒葫芦的手都下意识地一抖,整个人都有些蒙了。
还……还能这样?
李子坤又是裁判,又是运动员,这怎么玩?
郭嘉原本的想法可是随军南下,然后与李基各自向刘备献破山越之策,继而一分高下。
然而,郭嘉如何都没有想到的李基不是郡丞吗?
并且这一万余的兵力,恐怕是抽空了大半个吴郡的士卒所组建的,身为郡守的刘备就这么放心将它交给一个外人。
对于一个郡守而言,兵权一失,往往可是也与傀儡无异的!
“这……这不妥吧?子坤先生为主帅……”
郭嘉支支吾吾之间,一时居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事到如今,刘备也彻底想开了被李基ban了率军出征的名字的事情,开口道。
“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子坤有经天纬地之才,或许独领一部的经验略有欠缺,但想必很快便能如臂使指。故以,这些兵力交给子坤所指挥调度,比在备的手中要稳妥得多。”
这种信任,纵使是郭嘉这个外人都觉得由衷的震撼。
或许一万多的兵力听起来似乎不多,但问题在于刘备如今手中仅剩这一万多的兵力。
这个数字不是刘备对李基信任的极限,而是仅仅只是吴郡兵力的极限罢了。
直至刘备又亲送了李基十里之远,方才依依不舍地目送着李基率军南下,被李基带在身侧的郭嘉依然对于这种状况表示理解不能。
越是智者,越是不能理解,越是清楚其中的风险以及种种可能发生的不妙走向。
倘若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