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毫无表示,倒是显得我这位从兄不够温厚。”
“所以我想向主公提个恩典,那便是赠予那位从妹些许金银珠宝之类的,以做嫁妆,不可使马家小觑了从妹。”
对于这等小事,刘备自然不会有丝毫的异议,甚至这在刘备看来算是难得的李基主动开口求些什么。
当即,刘备便表示此事交予自己一手操办即可,保证让李基的从妹会出嫁得风风光光,名扬西北。
对此,李基自然是相当的放心。
尤其是如今吴郡最不缺的反而是黄金白银之类的俗物,李基相信刘备必然会做得漂漂亮亮的。
只是……
李基缓缓地摊开着手中的折扇,遮挡着自己的半张脸庞,暗暗地想着。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既然陇西李氏想要借助李基的名声,李基答应下来就是了,只是不知道陇西李氏会不会承受得住。
如此说此前陇西李氏还仅仅是一个人自导自演地宣扬与李基的关系,那么只要刘备公然地为李基的那位从妹的出嫁送上风风光光的厚礼。
那么某种意义上,就等同于在大汉范围内广而告之李基与陇西李氏的关系。
可,须知陇西郡与三辅之地的距离可不远。
袁绍心狠果断,借助血亲的性命成就了自己的盟主之位以及“大汉楷模”一般的名声。
就是不知道董卓会不会报复一下李基……
想到这里,李基嘴角微微一扯。
本质上就是相互利用的双方,李基可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心痛,反而一旦陇西李氏也被董卓给屠了。
那在世人看来,为了大汉,李基可比袁绍付出的代价还要惨烈得多。
当然,李基心善,并不会刻意地推动此事,仅仅是遂着陇西李氏的意,顺水推舟地成全他们想要的名声罢了。
只可惜贾诩留守吴郡另有要务,否则贾诩也随军跟着的话,将此事交给贾诩来操办,想必能够处理得相当漂亮。
不过此事在整个盟军之中仅仅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在马超等人离开不久后,整军完毕的孙坚便率领着本部人马作为先锋离开酸枣,准备直奔汜水关的方向而去。
包括刘备在内的不少诸侯都亲自前来相送。
一生都在致力振兴东吴孙氏之名的孙坚,显然异常享受这种万众瞩目之感,一副意得志满的感觉,看得李基暗中直皱眉。
这也让打消了李基准备在孙坚出发前交代几句的想法,明白此刻的孙坚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听得进去,反倒只会引起孙坚的不快。
‘如此性格刚烈之辈,一意孤行,实难劝导……’
李基默默地想着,然后又意识到这一点孙策反而与孙坚如出一辙。
不过孙策比孙坚要稍好些许的,那便是孙策尤其重视亲近之人,所以对于亲近之人的建议会时时记于心头。
享受着作为盟军先锋的孙坚,显然也忘记了此前与李基的些许不快,临行之前还与李基远远地示意了一下,李基亦是拱手回礼,目送着孙坚离着本部兵马离去。
而在孙坚领着本部兵马作为先锋离去后,虽说袁绍曾言即日便大军启程西讨董卓,但是整个盟军有着足足三十六镇诸侯,素质良莠不齐,各方调动显然不是袁绍一个人就能如臂驱使的。
因此,为了方便统率,袁绍将整个盟军分为大小诸侯两部,大诸侯一部合计约有二十万兵马,小诸侯一部约有五万兵马。
以大诸侯一部为中军,小诸侯一部为后军。
而这,足足耗费了七天时间,整个庞大且臃肿的盟军方才完成了初步调度,缓缓地开始朝着司隶的方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