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刻,太子正携着文武大臣来到了京城的正门口,天气已经有些冷了,还好有阳光照着,勉强算得上暖和。
“奴才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吉祥,皇上让奴才前来禀报,御驾再有一刻钟就要到了”,太子听了侍卫的话,点了点头就让他起来了。
稍过了一会儿,太子就看见御驾长长的队伍,皇上的明黄色龙撵正在队伍的中间,百官跪迎,太子也在正前方躬身行礼。
皇上下了龙撵就看见了太子,几个月不见也是有些想了,加上此去木兰收获颇丰,因此心情很好,跟太子说了几句亲近的话,就回了宫,临走前还下了口谕,晚上在乾清宫招待自蒙古来的客人,二品以上大臣还有皇亲国戚携家眷进宫。
皇上刚回了宫,就是龙撵再舒适也得赶半个月的路,这时候的路可不是后世那种,也就是在黄土上撒了些水,但路上的人大多骑马,那马蹄子一踏,尘土飞扬的,皇上也有些累了,太子和百官很有眼色地退下了,让皇上能够好好歇息歇息。
太子自然不会闲在毓庆宫看折子,他早就吩咐这次去的亲信禀报皇上这几个月做些什么,何柱儿也机灵地派身边的奴才去乾清宫找同乡问问情况。
过了不多长时间,毓庆宫就收到一封信,里面详细地说了皇上这三个月来所做的一切,加上乾清宫的二把手魏珠也跟他示好过几次,所以这次还真是有很多收获。
太子眼睛闭着,不停地用食指敲着桌子,节奏很规律,何柱儿看着太子的样子,就知道太子又在想大事了,怕扰了主子的想法,何柱儿躬着腰,生怕弄出一点儿声响。
太子忽然停了下来,何柱儿看样子知道自家主子应该是想出点东西的,的确是这样,太子脑袋转了转还真让他想到了。
“如果不出他所料,皇阿玛应该是想再次亲征葛尔丹了,上次侥幸让葛尔丹跑了,可是以皇阿玛的性子断断不会放过他,早晚会找机会解决这个心腹大患”。
这次来此的蒙古人有好几支,其中三支是漠西漠北的,阿巴亥部的嫡出格格也到了适嫁的年纪,恐怕皇阿玛有所安排,杜尔伯特部落也在漠西,皇阿玛带了世子回京,也是想笼络一番,至于漠北的喀尔喀部以前倒是来过一次,这次是汗王的子侄进京见识,要是弄得好了,这里面还是有些好处的。
想到了这,太子也就放下心来,为晚上的事做些准备,又吩咐何柱儿去叫瓜尔佳氏,到时候晚上去乾清宫赴宴,这也算是给太子妃的台阶了,相信她是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好的。
瓜尔佳氏正在整理毓庆宫的账本,虽说毓庆宫的东西都跟着宫里的分子走,但有些东西还是要记下的,她自从生了二格格,就把权力又收拢了一番,可前段时间不怎么上心,这些日子身子好了,太子又不进门,她就更得把权力抓紧了。
听到何柱儿的禀报,瓜尔佳氏不出意料地答应了,面上还是那样子,但心里还是有所期盼的,她是太子妃,一进门就让太子所有女人行礼的嫡妻,二格格的事她绝不会罢手,但是要想在毓庆宫风风光光的,决不能失了太子的敬重,嬷嬷也劝过她,她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二格格做些打算。
宫里的事除了隐私大多传的很快,尤其是蒙古人进京这些事,本身就不是什么坏事,宫里的主子们又日日闲着,底下的奴才们为了讨主子欢心,早就将这种热闹传了一遍又一遍。
额林珠也不是聋子,身边的喜儿又是个好交际的,这事不到午时她就知道了,宫里难得有这样的好时候,她不怎么出门,弘曜和安儿倒是高兴,都是不大的年纪,好热闹的紧,额林珠也不拘着他们,只吩咐了身边的嬷嬷宫女照看好了。
到了晚上,乾清宫早就张灯结彩了,大殿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