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6.(3 / 4)

最后勉强找人生火做饭,分食最后一点食物,微微垫了垫肚子,便就地睡去了。

梁习这才下了城头,亲自回来跟方夏复命。

“习不负貂蝉大人所托。”

方夏见他一身战火,甚至左臂还被流箭擦到,亲自替他重新包扎,道:“子虞,辛苦你了,我对内政还能有些见解,这守城之术,实在是一窍不通,全拜托你了。”

梁习脸上涨红,这完全是激动地。

毕竟要说礼贤下士,这一点各路诸侯,还真没有谁比方夏做得好,而且她名声又是开了挂的,自然不可与旁人同论。而且古人就吃这一套,哪怕是作秀,只要有本事儿做一辈子的秀,人家也是吃的。

更何况,方夏一直觉得,她就是一个万年游戏宅妹子,对于如今时代的了解,除了来自貂蝉那一点可怜的记忆,部分对游戏对历史进程的了解,大部分的知识甚至还比不过这些古人,要不是开了挂,估计早就被玩死了。

因此,根本不会存在什么,因为自己身份高,而看不起别的出身低的人的想法。

这种优势,其实是非常大的。

哪怕袁家四世三公,袁绍借助诸侯讨董盟主一职,狠狠刷了一波声望,引得无数名士、有才之辈来投,但是他说是礼贤下士,但是事实上简直把眼高于顶写在脸上了,若非相貌长得好,再加上名气极大,想要见到袁绍一面都不容易。

所以袁绍虽然表现出来了礼贤下士的一面,但是大部分去投靠他之后,都觉得传言实在是夸张了,未免有些不实。求贤倒是真的,不管是谁来,只要来就愿意接收,只是待遇奇差,一顶帐篷就给打发了,他们来投靠是希望展露抱负的,又不是来蹭吃蹭喝的,这么一来当然有人不满。

这么一传十十传百下来,大家都会觉得,哦,袁绍说是求才,可他那样子,一看就是觉得贤才已经够了啊,每一个人当然都不会觉得,自己就比袁绍帐下所谓的贤才差,只不过晚来一步,就要一直坐冷板凳,不能施展抱负,那何必呢?还不如不去。

而曹操倒是一个礼贤下士的,而且也借助诸侯讨董刷了一波声望,作为唯一对董卓军造成了实质伤害的,也算得上是个人杰了。只是他的出身不好,跟宦官有些关系,而汉朝末年,党锢之祸发生,宦官乱政,因此上到士族,下到普通读书人,他们对宦官的态度都不好。

虽然曹操不是宦官,但是受到祖辈影响,别人评价他的时候,免不了要来一句阉党之后,因此,许多名门宁可不出仕,也不愿意选择曹操。倒是郭嘉这样的寒门,若不出方夏中途杀出,他现在应该已经去了。

这种情况,直到后来荀彧代表世家出仕曹操,并且在曹操抱怨贤能不够的情况下,摸了摸口袋,掏出一堆文官之后,才得到了缓解。说真的,要不是荀彧投靠,曹老板前期日子真的要苦上十倍百倍。

所以方夏是不是真的看得起自己,是不是拿他当盘菜,梁习当然也是看得出来的。这一刻,他完全生出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貂蝉大人如此待他,哪怕他死,也要把谯郡给守下来。不然的话,怎么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方夏又道:“天色已晚,子虞可安排好了巡夜?黄巾军虽然夜袭攻城可能不大,却也不能不防。你也累了一日了,若是安排妥当,不妨早些歇息吧。明日若是黄巾攻城,我可全都得指望你呢。”

梁习知道方夏对于战争这一块了解不多,而且她的语气十分温和,与其说是命令,更像是建议和关心,这种态度若是跟武将说话,说不得就得让这些粗人信以为真,然后蹬鼻子上脸了,但是跟文人说话,却是效果极好的,梁习虽然不算是单纯的文人,倒也读了些书,明事理的。

哪怕方夏有些错漏之处,他也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