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明确的答案。
更何况,许多僧人穷尽一生也未必能领悟“无”的真谛,他该如何向一个十岁的孩子解释清楚呢?
他捋了捋胡须,目光飘向远处的松林,心中暗暗觉得有些尴尬。
“归来啊,”老和尚最终叹了一口气,“你年纪还小,有些问题暂时不需要想得太深。”
“佛法的道理就像这些松林,每一棵树都根植于不同的土壤,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低,但都在这片天地中存在。日后你会逐渐明白,心中的‘船’与‘海’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
他顿了一下,轻声补充道:“现在你诵经,是在种下善的种子,将来这颗种子会引领你走得更远,看到更多的景色。至于‘无’的境界,那是要靠时间与修行去感悟的,不急,慢慢来。”
归来见师父不再多说,也不再追问,只是恭敬地低头合掌,继续静坐。
他感受到老和尚话语中的慈悲与包容,但仍有一丝困惑未能解开。
老和尚松了口气,庆幸自己暂时化解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但现在让他惊讶的是,原先这个看似邪恶的婴儿,除了对佛法的虔诚,还展现出如此惊人的慧根与悟性。
特别是归来那双漆黑的眼睛,曾经带着诡异的气息,如今却充满了纯净和好奇,仿佛那些黑雾已经被洗去,留下的只有未被世俗污染的清明。
“归来,”老和尚沉声道,语气中带着慈悲与深邃的洞见,“你能思考这些佛理,说明你已开始走上觉悟之路。”
“佛门讲众生皆有佛性,即使万恶深重之人,亦有机会回头。众生平等,皆因佛性无有分别,区别的只是你是否愿意觉悟。”
归来轻轻点头,低声问道:“师父,若人人都有佛性,为什么世间还有那么多苦难和恶业?那些恶人是否也能回头呢?”
老和尚笑了笑,道:“善与恶,本来并无绝对的界限。污泥之中也能孕育纯净的花朵。恶人之所以恶,是因他们被贪嗔痴三毒蒙蔽了心智,忘记了内在的佛性。”
“而正因如此,他们同样有机会觉悟,只要心中还有一丝善念,他们便有回归正道的可能。”
老和尚对归来不厌其烦的灌输佛法,希望这些佛法能护归来一生。
老和尚,法号“惠能”,看似普通的僧人,其实他并非土生土长的云山人,他是世界佛教高级组织“弥罗会”的前研究员。
弥罗会的宗旨是通过研究古老的佛教和神话,预测并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全球性灾难。
惠能能曾在其中的“无尘计划”担任核心成员,专门负责搜寻和研究与“世界毁灭”相关的预言。
他在研究弥勒佛的末法思想时,发现一本极为特殊的佛书,经文的每一行字似乎都在扭动着,仿佛书页本身在呼吸。
文字排列间的间隙仿佛暗藏无尽的深渊,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感。
其中一页,出现怪异的预言:
“千年之后,恶灵转世,末法时期将至。佛法无法拯救众生,善恶倒转,恶业如黑云遮蔽日月,魔头降世,众生消散。唯有觉悟者能见其真相,然觉悟者亦将被恶念侵蚀,难以自持。”
然而,最令人不安的是,接下来的经文隐晦地写道:“觉悟者,或本即恶魔。”
这一句短短的经文仿佛一道惊雷,令惠能不寒而栗。
他从未见过如此暗示明确的预言。
觉悟者,本该是拯救众生的智慧引领者,但这句话却揭示了一个残酷的可能性——觉悟的过程,或许并非走向光明,而是通往堕落。
预言中的恶灵转世地点,指向了地球的某个神秘地点——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