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才子,现在都成什么名声了,还想娶秀才家的闺女,瞎了眼的秀才才会同意将女儿嫁给他吧,就跟路秀才瞎了眼娶了你一样。
说起来赵珍娘自己的阿爹也是一个秀才,她娘家原本在隔壁的赵家村也是数得上号的人家。当年赵老秀才一眼相中还是白身的路秀才,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帮赵珍娘定下了这门亲。所以,赵珍娘至今都还看有点儿不上路秀才,觉得自己应该能嫁到更好的人家,就是当个官家太太都不是问题,偏偏被阿爹许给了路秀才。尽管如今赵家那边,赵老秀才一过世,赵家子孙没一个考上秀才的,家道更是落得还不如普通人家,靠着路秀才他们的救济才能维持表面上的风光。可那赵家人居然都没人反省,反而个个都在捧着赵珍娘,路秀才每次过去都会被他家人给损上一回,这就让赵珍娘更加觉得自己嫁给路秀才吃了大亏。
因为自己没能成为官家太太,所以赵珍娘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是饱含期待,一心盼望他们能够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名闻天下,也能让她好好风光一把。这样的情况下,念书不行的小儿子路诚风自然入不了赵珍娘的眼,在家里的地位也是可想而知。至于她家那个大儿子路大才子路语风念书究竟有多厉害没人知道,反正读了十多年的书,至今也只是个童生而已。那个才高八斗文曲星下凡的名头到底怎么来的,大概也就只有赵珍娘自己心里最清楚。
马翠花心里不屑赵珍娘,表面上还是得捧着她。其实,马翠花也是等着看赵珍娘笑话的人之一:“这怎么说笙哥儿名义上还是你家未过门的媳妇儿吧,他这样天天在家大鱼大肉,总归也会对你家的名声不大好啊?”
赵珍娘一听这话,顿时怒从心起:“也是啊,个不要脸的哥儿,没爹娘教育就是没规矩,看我不找时间去好好教训他……”
刚刚进门的路诚风刚好就听见赵珍娘的这句话,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你个混小子,一大早就不见人影,跑去哪儿躲懒了,家里的事情不做了啊?柴房里都快要没柴了你没看见啊?白长了这么大的个子,一点儿眼力劲都没有,什么都不如你大哥,早知道刚把你生下来的时候,我就……”赵珍娘看着小儿子就好像找到了发泄口,骂骂咧咧个不停,要不是看到路秀才出现在了门口,只怕她骂的只会更凶。
马翠花心里是只摇头。诚风这小子生在路秀才家是真的可惜了,要是换户人家,谁家会不乐意有个这样的小子?话不多又能干,又是不争不抢的,对爹娘又孝顺,也就是赵珍娘不知道惜福,有个这么好的儿子还嫌弃。
路秀才早就习惯了赵珍娘的这个脾气,劝过骂过都没用,他也早已放弃。对着路诚风,虽然他也知道这小儿子没错,可他自己也不是很喜欢这个没继承他念书天分的儿子。
“吵什么吵?都什么时间了,还不去做饭?”路秀才只留下了这一句就回了自己的书房。
马翠花更加同情路诚风,这路秀才原来也只是一个表面上好的。就说赵珍娘怎么敢这么对小儿子,路秀才要是一碗水端平,哪会这样?
不过,马翠花再同情路诚风,那也只是在心里同情。人家一家子的事情,她也不好多插嘴,免得惹火烧身啊。
另一边的柳三嫂子虽然心里也是很不满笙哥儿天天在家大鱼大肉,她家如今可是十天半个月才能沾上一回荤腥,柳大宝听着柳箫的炫耀,都回来闹过好几趟了。可上回因为顶撞七叔公被柳老三甩了一巴掌的余威仍在,她也不敢再去惹事。
说起来,以往秦家兄弟俩进山下河得了东西送到柳家,三回里面柳三嫂子他们总能得上这么一回。另外两回不是秦家兄弟直接送了熟的过来,就是隔壁秦大娘到柳家帮笙哥儿他们做好,谁让笙哥儿不大会做饭呢。因为这个,柳三嫂子他们也能时不时吃上一回好的,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