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意图的人才。
他已经接到消息,魏华清安稳地护着商会赶到大夏境内,这样既稳固了北寒宫与大夏王朝的盟约关系,也稳固了西北商路。
他又带着船队直接杀到了营江下游,使得从大夏东南之地,一直延伸到了西域诸国的漫长商路。
这一段商路,也可以说是当今之世最为富饶最容易赚钱的商路了。
只要利用得好,足可令大夏王朝国富民强,再也无惧于所谓的大晋与北方草原诸蛮。
唐宋直接把师爷找来,商量的正是如何进一步挖掘可用之材。
“大人现在想到此点,正当其时。”
师爷目光灼灼,似乎早就已经等待着唐宋向他请教关于人才之事。
“县尊大人应当知道,现在整个大夏的士大夫们,对于我们态度绝不友善,特别是那些高门大族,向来掌控着朝廷官位,而且他们的门生故吏都要靠着他们的人脉在朝中与地方为官。”
“县令大人崛起,又重视商贾,他们绝对是看不上大人这番治理之道,只看那于成俊等人,之所以与大人为难,背后正是由那些高门大族支持的。”
唐宋没好气地道:“这等事情,我们过去也说过多次了,师爷你是否想举荐寒门士子?直说无妨,咱们之间说话不用绕这些弯。”
师爷尴尬地笑了一下:“还是大人您了解我啊,寒门士子确实是我们之后最主要的吸引人才的目标,但是却不能只靠着寒门士子。”
“大人或许不知,那些寒门士子,也有许多人是受教于所谓的名士大儒,与那些豪门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人以富贵诱之,必能得到不少的人才,但是他们未必真心地认同您的策略,我们倒不如在商贾世家中想想办法!”
唐宋微微一笑。
他知道师爷自己就是寒门士子出身,他向自己推荐寒门的人才绝不意外。
倒是没想到,师爷的眼界竟然如此之广,他也能看得出寒门出身的士人有自身的局限,特别是现在就让他们在自己跟士大夫豪族之间站队,恐怕必须要以“利”诱之,才能让他们投效自己这边,而且数量也不会太乐观。
相反,商贾世家出身的就不同了,唐宋是能真正给他们带来巨大利益的人,只有自己才会正视商人们的阶层利益,在现在的朝廷之中,他们除了自己,没有其他选手,忠诚方面无需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