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某个世家大族有人在朝为官,象征性的给点就是了。
“那还说什么,开始卖粮吧!”
徐尘起身道:“别一次性卖太多啊,要偷偷的卖,根据当前的形势推测,最多也就能涨到一两七八的样子,然后就会快速滑落。”
粮食这东西,运输不方便。
朝廷改税制也有这个原因。
运送一石粮食和运送一斤银子,自然是银子更方便,差距百倍以上。
也正是因为运送不方便,粮贩子才就近收粮。
在南望府内,如果只有青兰县以粮为税,价格还可能上涨一点点。
但其他县城都跟着学了,价格就会滑落一点。
当然,这是暂时的。
长期来看,粮价虽比不上去年,但冲击二两还是很容易的。
所以他想趁此期间做个差。
高价卖出去部分,低价再买回来点。
小小的赚一笔。
不多久,徐尘回到村里,把所有村民都着急起来,包括石鱼村的人。
“各位父老乡亲们,现在有这么个事情。”
“本村长推测,近几天内,粮食价格要涨一点,而后跌下来。”
“现在粮贩子给出的价格,大家也都知道,一两半左右。”
“有意者可现在卖出,等价格跌下来再买回来。”
“当然,一切采取自愿原则。”
话音落下,很快有声音响起。
“村长,那我们呢?”
徐尘看了过去,是种大豆的。
他直接道:“因为收购大豆的人极少,暂时不要动。”
大豆这玩意营养价值很高,但价格比水稻低太多了。
前景一片广阔。
只不过因为这段时间他太忙,还没来得及抽空处置。
很快,一伙粮贩子来到石格村。
简单打探后,徐尘才知道这伙人跟石河镇的梁家有关,是远亲。
“你能做的了主吗?要收多少粮啊?”他问。
“自然是能的,鄙人梁亮,是东亭县梁家的管家。”
那人道:“至于收多少,自然是有多少收多少,价格一两半。”
徐尘不屑的哼笑:“你们东亭县的价格比我们青兰县还要低吧?为什么跑来我青兰县高价收粮?”
他这算是明知故问。
东亭县紧邻着青兰县,虽不归南望府管,可整个南望府都暂停收税了,百姓们看着,也就不急着卖粮了。
如果门路比较厉害,如青兰县的李家,或许能打探到实情。
但对于一些小家族来说,完全不知情,满脑子茫然。
那梁亮苦笑道:“我们东亭县价格也开始上涨了,和青兰县差不多。”
“那成,开始卖吧。”
徐尘道:“我们村的百姓都卖。”
梁亮错愕了下,一时回不过味来。
整个村子都卖粮?
在这么大不确定性面前,都疯了吧?
不过家主给的命令是尽可能的收粮,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他求之不得。
于是,整个村子齐动,留下明年的口粮,余下的全部卖出。
包括石鱼村,一辆辆骡子车拉着粮食过来,纷纷售卖。
最后剩下的是徐尘。
两千亩地水稻,除去当初提前租出去的五十两银子,以一两三一石的价格抵价,最终到手四百多石粮。
在村子里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到手六百多两银子,是许多百姓奋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