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的大周军队。柴荣骑在战马上,目光坚定地望着濠州城,他大手一挥,大周军队开始发动进攻。
投石车率先发动攻击,巨大的石块如流星般砸向濠州城墙,发出阵阵巨响。南唐军队也不甘示弱,纷纷发射弓弩进行反击。一时间,天空中箭石交错,喊杀声震天动地。
大周军队的步兵们扛着云梯,冲向城墙。他们冒着敌人的箭雨,奋勇向前。有的士兵被箭射中,倒在地上,但后面的士兵毫不犹豫地继续前进。云梯搭上城墙,士兵们开始攀爬,与城墙上的南唐士兵展开激烈的近身搏斗。
骑兵们则在两翼来回驰骋,寻找机会冲击南唐军队的防线。他们如同一股股钢铁洪流,给南唐军队带来巨大的压力。
濠州城内,南唐将领们焦急地指挥着战斗,他们深知这场战斗的重要性。如果濠州失守,南唐的局势将更加危急。他们不断地调兵遣将,试图抵御大周军队的进攻。
战斗持续了数日,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大周军队凭借着强大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意志,逐渐占据了上风。然而,就在此时,南唐的援军到了,情况立马发生了转变。
南唐援军在涡河边安营扎寨,与濠州城成犄角之势。双方相互配合,周军攻濠州城,援军就偷袭周军的后方;周军攻击援军,城中的南唐军队又会出兵袭扰。如此一来,周军和南唐军队的交锋双方互有胜负,战局又回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柴荣在帅帐中,神色凝重。身边的主要将领李重进、向训、张永德、赵匡胤也都眉头紧锁,气氛紧张而压抑。
柴荣率先打破沉默,他微微眯起眼睛,沉声道:“如今局势胶着,南唐援军与濠州城遥相呼应,我军陷入两难之境。诸位有何良策破敌?”
李重进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南唐援军新至,士气正盛。我军可暂避其锋芒,待其锐气稍减,再寻机破之。”
向训微微摇头,说道:“不可。若我军避战,恐南唐军士气更盛,且会让他们有时间加固防御。臣以为,当以奇兵突袭援军营地,打乱他们的部署。”
张永德思索片刻,说道:“陛下,可派一军佯攻濠州城,吸引城中守军注意,再以主力攻击援军。若能一举击败援军,濠州城则可不攻自破。”
赵匡胤一直沉默不语,此时他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南唐援军虽众,但他们远道而来,必定粮草辎重运输困难。我军可派轻骑截断他们的补给线,使其陷入困境。同时,加紧对濠州城的围困,使其孤立无援。”
柴荣听着将领们的建议,陷入沉思。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考着各种策略的利弊。良久,他缓缓说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此次作战,务必谨慎。我军既要速战速决,又不能陷入敌军的陷阱。传我命令,加强对敌军的侦查,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同时,各军做好准备,随时听候调遣。”
众将领齐声应道:“遵旨!”帅帐中的气氛依然紧张,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他们知道,这场战斗关乎大周的兴衰,必须全力以赴,战胜南唐军队。
此时,双方又僵持了半个月左右。一日,柴荣在帅帐中与主要将领李重进、向训、张永德、赵匡胤商议军情。
柴荣微微皱眉,沉声道:“如今战事胶着,朕听闻南唐的第二支援军在大将林仁肇的带领下,日夜兼程赶来支援。若其赶到,双方军队数量恐将大体相等。这南唐竟是抽调了淮泗地区的全部力量,欲在濠州城下进行决战。”
李重进拱手道:“陛下,南唐此举,实乃孤注一掷。但我军亦不可掉以轻心,林仁肇乃南唐名将,其军事才能不可小觑。”
向训接着说道:“陛下,此时双方皆为秋收后开战,军粮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