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之中。
他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在各地大建行宫。这些行宫规模宏大,装饰奢华,耗尽了当地的财力和物力。为了修建行宫,他又征调了大量的民夫,使得百姓们的生活更加困苦。他还在江州大兴土木,营造江都,每月征调 250 万民夫,累死了 100 多万人。他出塞北炫耀,带着十几万人,耗费大量的物资和钱财。他的种种恶行,导致民怨沸腾,百姓们对他的怨恨如同熊熊烈火,在大阳王朝的土地上迅速蔓延开来。大阳王朝的统治,也在他的胡作非为下,变得摇摇欲坠。
在运河修通的第二年,大阳王朝的北方发生了很大的旱情。农民的庄稼地里颗粒无收,农民开始卖地,而后卖儿卖女。原本只要让南方的粮食沿天一运河快速北上,缓解灾情。还能显示开凿运河的必要性,可皇后萧氏为首的外戚集团和宰相宇文及格为首的文官集团,因为抢夺赈灾的主导权,相互攻讦和掣肘。皇帝阳光又贪图享乐,不问朝政。导致整个北方灾区饿殍遍野,人民开始易子而食。最后,东州有个铁匠王公不堪忍受,创作了一首名为“东洲好儿郎,家家要把铁器敛,敛起铁来做成枪,昏君脏官杀个光”的歌谣在乡间传唱,以此号召人民。随后,他在东洲和山州交界的白山长水之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阳起义。他还自称“知世郎”,写了《无向辽东浪死歌》来鼓动更多人加入起义。其歌词为:“白山长水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王公起义后,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不到一年就攻下了东州境内的众多郡县。从他之后,天下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支支反阳的起义军。大阳王朝开始了风雨飘摇的亡国之路。而处在这风云变幻局势中的男女主,又将面临怎样艰难的抉择呢?他们是独善其身,还是卷入这历史的洪流,为天下苍生谋一条出路?一切都充满了未知,让人不禁心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