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为不是搞科研的材料,几经迫于周遭环境的压力,萌生考博的冲动,而每次又被我寻找各种借口冲淡这种想法。被动的学习往往是徒劳的,尤其是对像我这样不爱被束缚的性格而言,更是无意义的,除非,具备了某种潜在的热爱!??
从那年的暑假开始,毅然决然的决定考博士。不是因为周遭变化的环境,不是因为女博男硕的家庭,更不是因为攀升的工资和福利,更多的是我找到了考博的源动力,那就是“践行理想”。我的理想简单而平凡:一边,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知识和阅历传授给愿意听我唠叨的学生;一边,拥有自己的小事业(企业参谋),把理念传递给在路上的企业;一边,享受生活,每年带老婆孩子出去逛一逛,在父母身边陪一陪。读博,既可以丰富我的人生经历和阅历,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我的学生和潜在的企业,又可以给家庭提供更好的物质精神环境,也就是可以更好的践行自己的理想(虽然有些矫情)。因此,在动力和憧憬的牵引下,我加入了考博大军。??
考博是孤寂的。逝去的300多天,对于我,有必要纪念。每天,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和学院杂务外,准时去办公室报到。空寂的夜晚,听着校园广播,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伴随着熟悉的老歌,对未来的向往,一次又一次坚定地伏案攻读。没有人,逼迫。窗外,是孩子们爽朗的笑声,你们可知道“奔四”的我还在为了寻梦而奋斗吗?周围的朋友都在各自忙碌着,而我,也无暇惦念他们。孤寂的征程,让我陷入了一个只属于我的空间。怠慢了父母、老婆和孩子,幸运的是他们都很支持我,除了两岁的女儿。每次晚上来到办公室,除了和门卫大爷象征性的打声招呼外,就是向门前的毛主席致注目礼,之后便是按照计划,啃书。回家的路上,无心看夜景,即使繁星布际,只有抄在手中的单词,一遍又一遍的出现在我的脑海!(这是我中学时发明的单词记忆法:上午背,下午对,晚上会!)。孤寂的感觉,不是孤独和寂寞,是自己安静的沉寂于其中。
考博是畅然的。坚持的300多个日夜里,没有欢声,人的精神会崩溃。所以,要自己寻找快乐。每个夜晚,在开始复习之前,总会带上耳麦听一首自己喜欢的老歌,随着音符的变化,感受着音乐的力量,令自己畅然洒脱,尤其是再喝上一口浓香的咖啡或清淡的绿茶!是的,坚持是一种美,苦中作乐,逆境生美,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为了让自己的复习更加有动力,每次,在不想用功的时候,都会站起来,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睁开,唱一首《大海》、《爱拼才会赢》、《重头再来》……空灵的心境,得到释怀后,进行下一项攻关……????
考博是不弃的。非常欣赏史玉柱的一句话:“事,做得越少越好,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最好”。是的,梦想,从来都不该被放弃!临考前,给导师打了一电话,犹如当头一棒,今年就一个名额,有八个人报考他的博士。我今年的考试竞争是残酷的。导师建议我明年再来。为了这次考试,付出的不光是300多个孤寂、畅然的日夜,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因此,我不轻言放弃,即使心里在流血,是因为酒精的麻醉,让我忘却了疼痛。昔日的同窗、同寝、好友安慰我:即使考不上,就当旅游了。我基本知道自己没希望了。带着复杂的心情,我还是去了考场。头考前,一哥们以身示范,告诉我,别轻言放弃,什么都有可能,他考博的时候就是没有放弃而重生的。正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给了我希望。第一天,考英语和公共课。答题还算顺利。导师问我能估多少分,我说英语60-65;公共课不好说,但都答上了。导师没说什么,只是说竞争很大,看天意吧。说实话,听完这样的回答,基本“歇菜”了。第二天考方向课,相对轻松,毕竟是自己的本专业,直到大家都交完了试卷,我还在为最后一题构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