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周娟带沈裕回家。
门一开风携来青木味,同时有一股熟悉的牛粪味。
周娟赶紧拢拢他的衣服。
“别发烧了。”
李家村居平原,未经工业污染的天空湛蓝,云朵一朵朵懒懒的,宛若置身漫画。
七十年代的乡村无高楼大厦,举目眺望是纵横交错的田野,绿油油小麦连成草原,瞧着人心生欢喜
土里泥泞,周娟扶着儿子慢慢走,片刻,沈裕瞧见平坦晒谷场,一排排土房。
清晨,村民稀稀拉拉前往公社食堂。
昨个事闹得大,村里大黄狗都知道李三家的李毓落水。此时,村民瞧见脑袋裹纱布,唇瓣煞白的沈裕问候一两句。
“伤口别沾水,多休息。”
“谢谢伯伯。”
少年回复有点慢,有的耐心听完,有的走得快,离远了点甚至能听到断断续续的声音。
“长得真俊,可惜了。”
“确实。”
当然,村里同样有看不惯周娟的人。一位戴着红头巾的妇人用一双吊梢眼瞧瞧少年伤口,声音尖酸刻薄。
“哟,李三家傻子活着呢。”
“我撕烂你的嘴!”
周娟瞪眼,瞬间冲上前扭打。
沈裕从脑海里搜出对方名字,刘翠花,李四叔媳妇。当初她跟周娟争一个供销社售货员名额,后者靠烈士遗孀,家里孩子多等原因成功上岗。
“嘿,有本事追我啊。”
刘翠花腿脚利索,一溜烟跑远。
周娟顾忌着李毓,到底不敢跑远,恶狠狠啐一口唾沫:“的,别让我逮着你!”
“幺儿,走。”
“嗯。”
半小时,视野出现一栋黄黄的土屋,地里蔬菜整整齐齐,笼里养着四只油光水滑的鸡,一公三母,靠外墙壁攀爬着一面藤蔓
虽养着鸡,地面扫得干干净净。
味道不重。
七十年代,一起交粮吃公家饭,也就周娟因“烈士遗孀家里四娃独苗苗有问题性格泼辣”保有一点东西。
村里,寡妇独自拉扯大四个奶娃娃,性格不泼辣点早被嚼得一点骨头都不剩。
“珍珠,开门!”
“来了。”
一个脸蛋圆圆的姑娘急匆匆开门,肤色红润,胸前垂着两根粗黑辫子,手臂有点粗瞧着就知道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沈裕第一眼注意到她跟自己持平,甚至高一点的身高。
目测,自己目前只有一米七。
“”
李珍珠开门,瞧见弟弟脑袋纱布瞬间皱眉,想上手摸摸。
周娟一拍半空的手:“大大咧咧的,伤到怎么办?”
“先扶弟弟进屋。”
李珍珠应着,忽然想到啥有些犹豫,周娟眼珠一瞟就瞧见她背手拿着的镰刀,眉头高竖。
“又去帮那知青干活?”
闻言李珍珠讪讪,紧张攥紧衣角:“”
沈裕垂目,想到“那知青”指的谁。
李家三姐妹是李宝珠,李明珠,李珍珠,大姐跟二姐已嫁人,唯有李珍珠在家里帮忙干活。
李珍珠天生力气大,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年年工分拉满,周围十里八村提起李珍珠都竖起大拇指,再暗暗问亲事。
可惜,她瞧上男主。
男主是上一月到李家村的,原主曾远远瞅一眼,长得高帅,瞧着就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人不同。
十八岁的小姑娘情窦初开,经常帮着“虚弱”的男主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