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躁,便赌气说:“不如直接把她打晕了,扔到澜儿床上去吧!”
但这也只能是气话。孝恭王府是想结亲,不是想结仇。就算他们想结仇,也没有那个机会,贾元春身边的宫女和护卫简直就是跗骨之蛆一般的存在!
陷阱做得再高明,人家根本不往陷阱里踩,有什么法子?有很多时候,孝恭王妃觉得贾元春压根儿不像一个小姑娘,简直就是一只修炼成精的千年狐狸!
最后,孝恭王府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元春嫁到了昭惠王府。
既然贾元春已经嫁人了,嫁的还是昭惠亲王,那么孝恭王府就只好重新调整针对贾元春的策略了。
作为元春那个“师门规矩”的知情者,孝恭王府辗转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义忠王府,又刻意进行了一点误导,把义忠王府当了枪使。
义忠亲王以为这是一个对付昭惠王的好机会,与王妃商量以后,就决定在今天发难。
要么揭开元春“师门规矩”的真相,让人知道声名赫赫的昭惠亲王不要脸地做了人家的“赘婿”。一个赘婿,也有脸来争“娘家”的祖宗江山?
若元春不承认“师门规矩”,就把一顶妒妇的帽子扣在她头上。如果元春顶不住压力,承诺了要给昭惠王纳妾,那既可离间他们夫妻的关系,也可置疑贾元春“师门规矩”的真实性……那就有更多文章可做了!
可义忠王妃没有想到,她一开口,元春直接就把问题的核心推到了“命相”上面!
这……这还怎么做文章?!
还有,自家王爷不是说贾氏不信道士,还曾经算计了两个道士的性命,弄得道门在皇上面前丢尽了颜面,他也被皇上暗中责罚吗?怎么贾氏能够这样不要脸地前脚整治了道士、后脚又拿道士的话做幌子,给自己开脱?!太无耻了!
义忠王妃呆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也来不及多想,便笑道:“十七弟妹什么时候竟成了道门的信徒?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十七弟妹初入宫为女官时,就曾经把两个道士……”说到这里,她有意半遮半掩,不把话说完。
贾瀛洲曾经把两个道士怎么样了?不清楚当年那件事真相的人,心里无不好奇。
“曾经把两个道士怎么样了?”元春正色说,“五嫂怎么不把话说完?我当年,不过是拆穿了两个道士打扮的招摇撞骗之徒。怎么到了五嫂的嘴里,竟似我跟道门有什么恩怨似的?”
元春拒绝承认当年那两个道士是真正的道士!
那两个人,只是骗子,不是道士,所以我跟道门真没有什么恩怨喔!我对道士,也没有什么偏见喔!信了道士的某些话,也不足为奇喔!
义忠王妃仍不放弃地逼问:“十七弟妹又怎知那个独眼道士不是招摇撞骗之徒?”
元春微笑:“那个独眼道士,我也不曾见过。但我家王爷说他颇有神通,我自然相信我家王爷的!”
解释告一段落,元春直接反击义忠王妃,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五嫂刚才既说到妇德问题,我也有一事想问问五嫂:义忠王府有一名夫人去年底小产了,上个月,听说有一名侍妾也小产了?五嫂也是生育过儿女的人了,怎么不知道孕妇最忌劳累?府上那些有孕的夫人、侍妾,五嫂就别叫她们到跟前儿来立规矩了吧!我听说,义忠王府这些年小产的、夭折的孩子已经有好几个了?啧啧,真是太伤天和了!”
她不想义忠王妃抓着昭惠王府的事情不放,免得她顺嘴把“师门规矩”的事说出来。虽然她早有应对之法,但如果可以选择,她还是不想当着皇后的面,把谎话说得过于顺溜。
元春的一席话,直接打中了义忠王妃的软肋!也让其他几个王妃不敢轻易插嘴了!
这年头,哪家王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