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定在了二月十六。将要出宫的女官只有玄圭一人,将要出宫的宫女有四十多人。
按照元春新修定的宫规,宫中每隔三年征选六岁到九岁的女童入宫。这些宫女年满二十之后,若未能晋升为女官,也未能在医道学堂或天道学院有特别突出的成绩,就必须出宫还乡。
元春当皇后以后第一批入宫的宫女,从三年前就开始陆续出宫。
二月十四,元春在懿和宫召见即将出宫的玄圭等人,亲手向她们颁赐书籍和印章。
宫中赏赐给这些退役女官和宫女的嫁妆,有一笔银子。具体数额根据退役时的品级,从一百两到几百两不等。此外,还有一些料子、首饰之类添嫁妆的常规东西。比较特别一点的嫁妆,是一套书和一枚印章。
这套书是这些年里陆续刊行的,包括《蒙学字典》《文学基础》《算术基础》《天道基础》《保健常识》《律法常识》等等。这些课程,这些宫女们都是学过的。元春之所以弄一套新书给她们做嫁妆,是希望倡导一种风气,一种陪嫁陪送书籍的风气。她希望在这种风气下,这些在宫中受过严格教育的退役宫女或女官,可以化身为老师,去教育更多的人,从而形成连锁效应,将那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论调慢慢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让更多女子有机会接受教育。
只要有更多女子受过教育,很多事,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慢慢发生转变。
而那枚印章,则刻着每个宫女的姓氏和学名。
元春的要求是:“本宫久居深宫,深觉寂寞,常想听些民间的轶闻趣事。你们出宫之后,每年亲笔写一两封奏报,盖上自己的印章,将奏报递交给当地县衙,让他们随公文一同递送入京。这封奏报,任何事都可以写,可以向本宫说一说你们的近况、周围发生的事,也可以写一写你们遇到的困难、心中的疑虑。
“你们需要记住的是:退役宫女有功于皇家,出宫后不通买卖,不做婢妾,婚事自主。任何人,不得将你们当个物件儿似的买来卖去;任何男子,不得纳你们为妾侍;任何人,不得强迫你们嫁给你们不愿嫁的人!此事皇上早已明发诏书,那道诏书你们也都背诵过,出宫后若遇强权逼凌,大可以此诏书反击。出宫后,你们若在原来的家里呆不下去,可以自立女户,招婿上门,自己当家做主。若生活困顿,你们也可设馆授徒,亦可受大户之家礼聘,去做个西席。在宫中学到的所有东西,你们都可以传授出去。若遇到大的难处,也可向宫中求救,本宫会斟情考虑是否相助。
“你们的家乡,都在京城附近,认真说起来都是同乡。还乡之后,希望你们互相扶持,不要辜负了宫中这些年的情谊,也不要辜负了本宫的一片苦心!”
“谨遵娘娘教诲!”玄圭等人一齐拜倒。
玄圭是此次出宫的唯一女史,也是第一个到元春手中领嫁妆的。
元春将一套书和一枚刻着“于氏玄圭”的印章亲手交给她,轻声说:“玄圭,出宫之后,好好保重自己!”
玄圭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磕下头去:“多谢娘娘!臣……必不负娘娘教诲!”胸口刺青之处,似乎有一种滚烫的感觉!
晚上,元春在凤藻宫设宴,为玄圭等人饯行,陪客是预计明年出宫的那些宫女们。饮了三杯酒之后,元春便回懿和宫了,让这些小姑娘们自己闹去。
元春一走,玄圭等人就不再拘束,放开了闹酒。
作为在场唯一一名女官,玄圭被众人联起手来灌酒。
两个与她同一批入宫的同乡妹妹玄镜和玄黎,自动来帮她挡酒。玄镜和玄黎比玄圭小一岁,也是今年出宫。
第二天醒来,玄圭等人沐浴梳洗一下,去向各宫娘娘磕头,向各自相熟、相识的故交好友辞行,辞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