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放入一早准备好的菜窖里,可以吃一个冬天,一直吃到明年开春。
这一天中午,江静兰刚刚用过午饭,立于屋檐下晒着太阳,如何已进入冬季,不需要天天洗衣裳,就算天天洗内衣裤、洗袜子也是用屋内炉子里烧开的热水兑冷水,兑成温水,戴上手套再洗。
阳光下,江静兰手拖着腮,蹙眉思索:一个冬天,天天只搞一个大白菜,是不是太单调了些。她眉眼低垂,长长的眼睫毛自然的卷翘着,秀挺的鼻梁,花瓣般的红唇,温婉灵秀。
“对了,可以在屋里种蒜苗啊。”她自言自语地道,一双杏仁似得眼睛,黑白分明,清澈见底,可娇憨可清纯。
她一击掌,想了想,就直接回了屋,锁上木门,意识进入空间,开始寻找种植的书籍,如今的储物空间内(在灵气空间的半空中,无限高的储物空间)可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啊!
花了近半小时,才找出一本栽培蒜苗的儿童图片读物,江静兰笑了笑,就准备自种蒜苗。
江静兰没有选择水培,选择了土培。
南关村有一批毛竹林,因而什么竹筐、什么竹蓝很多,她在空屋里随意寻了寻,就寻着了废弃的竹筐与竹蓝,捡来就做了自己的栽培箱,在栽培箱内装些土,她选白皮蒜为种(白皮蒜蒜瓣多而小,出苗快,产量高,成本低)。
江静兰平一平栽培箱内的土,把选好的蒜头一个挨一个地摆在栽培箱内,又在上面再撒3-4厘米的沙土,然后倒水浸湿土壤。
ok,一切搞定。
江静兰笑着抬头,一抬头就瞧到高大魁梧地杨铁峰正在不远处屋檐下盯着她瞧。有男人盯着她看,她已习惯,没有脸红,没有躲闪,而是大大方方地对他着嫣然一笑。笑后,冲着屋内喊:“陆令仪,帮我把盆里的热水端出来。”
“诶,好咧,来咧!”话落,围着宽大厚实红色围巾的陆令仪踏着棉拖鞋,踢踢踏踏地出了她自己的屋,又踢踢踏踏进了江静兰的屋,才端着搪瓷盆出来,放在地上,见江静兰在洗粘了土壤的手,好奇地问:“种好啦。什么时候可以吃啊?”问了话,总感觉对面有人在看,可今天就她们俩人在知青点啊,于是抬头,见到是杨铁峰,便打了招呼:“杨同志,你来,有事吗?”知青点在村尾,除了杨大姐,很少有人过来的。
说起蒜苗,江静兰很有成就感,耐心解释着:“过一段时间,蒜苗就会长出来了,长到大约十五厘米左右时,就可以准备吃了。”收割蒜苗的时候不能连根拔起,而是最好用剪刀从底部剪掉,留下一点点茎,这样过一段时间后,如果营养充足,断口处还会再长出新蒜苗来,就象韭菜一样。
杨铁峰认真听江静兰解释完毕,才说明来意:“嗯,找小江同志有点事。”
“找我啊?”江静兰用毛巾擦干湿露露的手,指了指自己,见对方慎重点头,笑着道:“进屋来,进屋来,外面冷。”言罢,自己先转身回了暖烘烘的屋,旌德县的冬天真冷,一进入腊月,几乎人手一个火‘称’,提着那火称特别爽啊,有老人的家中还会有围腰盖着跑,听说过年时用细粮打了年糕,还可以放上去烤呢。
江静兰的小屋内,几乎是每天都生着炉子(睡觉前就不点了,她在灵气空间睡觉呢),还好这知青点是瓦房,不然还真怕会着火呢!早上,一起床,江静兰开始点炉子,然而会在点好的炉子上面放一壶水烧着,不多一会,屋子暖了,水也热了,早起的时候用刚烧热的水洗个脸,感觉和后世热水器里出的水一点也不一样。
“杨同志,请坐请坐。”江静兰对跟着进屋的高个儿男人,指了指放上了布垫子的竹椅,自己去泡一玻璃杯白茶,白茶是旌德的特产之一。
“别忙,别忙。”见江静兰为他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