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的雅痞绅士。
想得太入神,姜燃踢到身侧的柜子,发出“阔”的一声。
眼前的人闻声回头,姜燃飞快拿起身侧架子上的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起来。
“哇……莎、莎士比亚……”姜燃心虚地打量手里的诗集,勉强扯出一个微笑,“你喜欢莎士比亚吗?”
余光里,男人指尖那点橙色光斑晃了晃,姜燃听见他低声应了个“嗯”。
岑霁没有再说话。
室外的喧嚣和室内的沉寂对比强烈,姜燃只觉气氛快要尴尬到地里去。
于是她强打精神没话找话,继续道:“十四行诗,你最喜欢哪首?”
岑霁想了片刻,没有回答,而是把问题又抛了回去,“你呢?”
姜燃想了想,回到,“应该是第18首和第116首吧。”
“为什么?”岑霁问,表情似是意外。
姜燃背诵了第一句,而后道:“因为这句比喻很妙。”
“哦?”岑霁挑眉,眼尾有不察的笑意。
“因为比喻暗含的逻辑,本体都是比喻体略差的。比如人面如花,其实暗含的意味是人不如花。”
岑霁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但莎翁这句就不一样。”
姜燃笑起来,眼睛里都是星星,“他说‘我怎么能把你比作夏天?你分明更甚其美丽。‘他把本体和喻体颠倒过来,这句比喻就与众不同了。”
“其实我大学修的不是英国文学,”岑霁侧身对她,一只长腿挂在沙发背上,夹着香烟的手指便随意地搭在上面。
“我主修的是中国文学。”
“啊?”这下换姜燃诧异。
而岑霁默了片刻,起身时想起自己指尖的烟,便对着姜燃舞了舞,挑眉问,“你介意吗?”
姜燃摇头。
他这才从沙发上起来,径直来到姜燃面前,取下另一本书递给她。
“中国古典文学……”姜燃愣住,半天才反应过来,又不可置信地追问,“你真的主修中国古典文学?”
“嗯,”岑霁点头,“因为小时候偶然读到一首诗,就爱上了中文所独有的语言魅力。”
“哪首诗?”姜燃好奇。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岑霁道:“这一句很有电影蒙太奇的味道。要一直读到最后一句,才能明白之前一切都已作古,平面的时间立体起来。”
“英文没有?”姜燃问。
“英文没有。”岑霁答。
“因为英文有严格的时态文法,读者从第一句就会知道一切发生在过去,所以诗尾的突变和层次没有了。”
姜燃想了想,发现确实是这样,“可是,我以为你会更喜欢确定的东西。”
岑霁笑了笑,把手里的书放回原处。
“五岁以前,我都跟我母亲生活在一起。”
他语气悠缓,像老友之间的家常,“我们挤在又乱又差的唐人街,她靠着在餐厅里端盘子洗碗养我。所以我想,我现在所追求的确定,可能都是源自于童年的不安。”
姜燃瞪大了双眼,半晌才找到自己的声音,“那……你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