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福祸皆相依。
也许禅坊·绵州分号中如杨德财一般想法的远不在少数,那便是如今的所行所为尽皆都是在‘亏本’
毕竟本就是资本盈利为主的禅坊,本就没太多必要在这个地方耗死,此地的买卖做不成,完全可以到其它地方依照同等的法子另起炉灶,且还能有更好的发展。
但如此一来自然也同壮士断腕一般,舍弃了在绵州这块地方积累的资源,早前的布局也随之作废。
现如今的禅坊·绵州分号在绵州这块地境内,耗费了至少数十万贯钱积攒的资源到底有多少,不知情者根本难以想象。
宛若此前绵州大小事尽皆需要过问‘绵州第一商贾’的陈商甲一般,给予他在地方如此蛮横行事的依仗,并非仅是其雄厚家财而已,更关键的,还是在于其一呼百应的号召力。
再直白一些,那便是——人!
修水利、排障救险、建设房屋、搬运物资等等。
作为资金稀薄自顾不暇的绵州官府,所征用的劳动力90出自那些个交不起税赋,或者犯了律法等原由服管徭役者充当着劳动力,至于其它途径雇佣征用的劳工则占比极少数。
而牧禅利用禅坊·绵州分号整合地方人力资源,开创‘劳工派遣铺’、‘绵州制造’等多项举措,便是将往日官府非强制对外用人的能力短板补上,从而得以大量借助民间百姓的力量完成所需的事务。
其次,因为禅坊的特殊性以及牧禅从中协调的特殊性,它跟陈商甲那般会变相遏制管控官府的行径不同,在签订的契约中,绵州官府在其中亦是占据着同等的号召力以及收益,双方皆为互惠共赢者。
换言之,便是牧禅参考了现代国企发展境况,以及陈商甲这般挂着官府大旗便利行商的‘捉钱令史’后,综合考虑下促成的合作——
国民同营互利!
两者不再是单独的发展,而是两两融合联手共谋,期间彼此虽都有相对的‘让利和制约’,却也将原有的发展上限给打破,从而获得更好、更多的经济发展效益。
求同存异,共谋发展!
无论是绵州官府也罢,还是禅坊·绵州分号也罢,乃至陈商甲等人都好,所想的共同点便是能在绵州这片土地得以发展壮大。
既然如此,便可以依照此点进而谋求着多项合作!
绵州·州衙府。
“情况紧急,一些细节我在此也不再赘述。”
牧禅居于首位,面色严肃的看着座下应邀而来的绵州六司以及各县县令,还有禅坊·绵州商号的账房管事们和合作商们,以及
同在绵州境内有头有脸的一些地主、商贾们!
他扬声道:“现如今要想顺利解决绵州面临的粮荒危机,从而化险为夷,便要从这份与羌族签订的商契开始!这”
“便是我们官府商号‘绵州制造’的第一战!”
“亦是我们绵州得以振兴腾飞的第一战!”
“这”
在座的大多数人听言,脸色却还是没缓过神来,眼神直勾勾的看着商契上的数额。
甲方:十万斤粮草、两千斤牛羊!!
而乙方
五万件成衣、一万件农具及铁器!!
“牧牧牧牧牧牧大人,这这这,这买卖的数额怕不是得要上百万贯钱啊?!”
绵州司户·窦唯的舌头都捋不直了,磕磕巴巴的惊道。
虽说他掌管一州的商行税赋,但在手里经转的数额最高也不过才数万贯钱,前些日子那50万贯钱的赈灾物资已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数额,哪曾想才没多久又碰上这单笔堪比上百万贯钱的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