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四处闲逛,收获到无数尊敬甚至崇拜的目光后,方才因那姓刘的监丞生出的不愉快心情,顿时也恢复了许多。
“刘兆刘监丞?”
前堂里,许敬宗苦笑摇头,或许是觉得摇头的动作或许会有误会,连忙换了一个姿势,急忙道:“侯爷莫误会,无论许某,还是刘监丞,皆是愿为大唐死而后已的忠臣!”
“或许是有政见不同之处,但都是为了大唐昌盛,都是为了国富民安!”
李素皱眉,这话就有点没头没脑了,跟你打听这个人,你扯国富民安做甚?
见李素不说话,许敬宗估摸也不太想刚上班,就给上司留个坏印象,想了想,继续道:“这位刘监丞以前是御史台的御史。”
“贞观六年时,陛下遣李靖、萧瑀等十三位重臣巡行天下诸道,体察民情,究问疾苦。”
“刘兆上疏力阻,言陛下此举徒增百姓负担,诸臣过处礼仪繁杂,耗费糜多,所见所闻只是表象。”
“此举除了虚张天家颜面毫无益处,甚至还说陛下好大喜功,骄奢淫逸,以一己之喜而费天下民脂,是为昏君也……”
听到这话,李素顿时一愣,这个姓刘的家伙脑子是不是不够用,敢这么说皇帝。
“陛下没
弄他?”
李素好奇问道。
这话谁听了都翻脸,更别说李世民了。
“当然弄他了,陛下龙颜大怒,当殿拿了刘兆下大理寺究办。”
“后来以魏徵为首的一些文官们竭力保全,而陛下当时登基才六年,不想给天下人留下嗜杀的坏名声,于是顺势放了刘兆。”
“不过还是将刘兆罢官去职。”
“刘兆于是回了河北老家,今年初被召还长安复用。”
“中书省和吏部官员不知怎么商议的,竟将他调来兵丈局任监丞。”
许敬宗说完摇头,露出很头疼的苦瓜脸。
仿佛是大奸臣,在对待正义忠臣时大伤脑筋,邪不胜正的苦恼样子。
一上午的时间,刘兆昂首挺胸在兵丈局内四处转了一圈,这里骂几句,那里指导几句。
见着李素了也只是草草拱了一下手,然后自顾离开继续指手画脚。
很快,刘兆在兵丈局里树立了威严。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一名工匠拿着小吏开具的回执签来取用料,李素和刘兆同时在场。
工匠战战兢兢看了二人一眼,很快就做了选择,将回执签递给了刘兆……
看到这一幕,李素面无表情,直接重重的踹了刘兆一脚!
你是忠臣我不管,但是你喧宾夺主是
什么意思?
“你……!”
刘兆一下就懵了,趴在地上瞪大了眼睛。
完全没有想到这位监正,居然会毫无征的动手打他。
李素没有理会,甚至都没再看他一眼,直接转身离开。
并不是李素没有容人之量。
相反,他最讨厌那种什么都不懂,但却喜欢刷存在感,想成为别人瞩目的焦点的人。
这种人看似忠诚正直。
其实是昏庸无能的混账王八蛋!
想在兵丈局里面大权独揽,难道你这个古代人,比我李素都要懂什么叫做热武器吗?
李素无语到吐血,如果再有下次,必须把这家伙给赶出去!
午饭时分,李素回到了丰禹村。
不过他倒是没急着回家,而是去了姑苏县候旁边的“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并没有全部都从吴县搬迁过来,李素只是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