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才不到十岁。
自从李素认识他后,便在心中不停提醒自己这个事实。
若是千年以后,一个十岁的孩子正在干什么?
撒尿和泥巴玩,或许对他来说有点幼稚掉价,不过终归脱不开玩这个字。
只是玩法高级了一些而已。
这个年纪大多数的皇子,对读书学习总是很懵懂且反感,但又迫于家长的大棒不得不苦撑。
至于人生三观,尚正处于非常稚嫩的雏形阶段。
简单的对错或许清楚,但大是大非却不一定能够明辨!
如果拿千年后的孩子跟李治比的话,不得不说,李治确实高出一大截。
小屁孩明显沉稳多了,生于皇家,各种礼仪做得行云流水。
读书都是房玄龄、孔颖达这些当世大儒亲授,衣食住行都有贴身的宦官宫女打理。
他要做的仅仅只是在睡醒吃饱喝足以后,静静坐在院子里发呆思考人生……
所以,投胎是门技术活。
这门技术比绝大多数的技能更有用,有的人生下来便必须营营碌碌,从长大到变老都不得不为生计奔波。
而有的人,从出生到老死,饭来只须张嘴,衣来只须伸手。
这都是命!
同行的这段日子,李素与李治的交情也越来越深厚。
刚开始是拴在同一根绳上的蚂蚱,多少带有几分不大情愿,更何况二人相识的过程还那么的神奇。
因为一个白花花的屁股……
只是到最后,这两只蚂蚱越来
越投机,都发觉同拴在一根绳上的现状貌似也很不错。
当然,李素存着刻意交好的心态,毕竟他很清楚眼前这个小屁孩,在以后会一不小心捡了一个天大的漏。
而李治,则完全被李素吸引。
吸引他的,大抵应该是李素的……人格魅力?
投了眼缘便是如此。
看什么都顺眼,任何话任何举动都觉得正确!
于是,莫名其妙又似乎是意料之中的,李治和李素越来越熟稔了。
而李素对李治的亲近,则很注意分寸尺度。
别人都不知道,唯独他清楚!
这个小屁孩看似性格懦弱,实则在当皇帝的那些年里,却干出了不少大事!
大唐在他的治理下,甚至隐隐超过了李世民的功绩。
面对隐藏版的超级大腹黑男,李素其实压力很大。
在不明白小屁孩心性的情况下,与之交往既要不卑不亢,也不能太过强势。
活在这个世上,李素不怕得罪人,哪怕对那位太子殿下,魏王殿下,李素都敢主动布局坑他。
可唯独眼前这个小屁孩,他却怎么也讨厌不起来。
与此同时。
另一边。
晋州粮食危机解决,孙刺史是最后一个知道消息。
这些日子,他领着全城官吏,没日没夜守在城外的难民棚帐区里。
从搭建到分区,从赈粮到如厕,数千难民的吃喝拉撒都得他来操心!
几日下来,孙刺史已然眼圈发黑,形体消瘦,连眼神都显得有点
呆滞了。
称职,孙刺史当得起这两个字。
大唐别的官吏是什么样子,李素不清楚,但孙刺史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却实实在在看在眼里!
盛世官员,为天子守牧一方,虽无杀敌血战之功绩,却有解万民倒悬之劳苦。
得知晋州躲藏逃难的地主们,被晋王殿下的禁卫们挖老鼠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