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却找不到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每个将军打仗都有自己的风格,比如程知节,以勇猛残忍见长。
大军所过之地,无论高城坚墙还是人畜虾蟹皆化为齑粉!
程知节经常挂在嘴边的鸡犬不留,可从来都不是吹牛皮,而是实实在在的事迹。
又比如李绩,用兵诡谲狡诈,像豺狼般难缠。
一旦被他盯上,鲜少有面对面明刀明枪对决的大场面……
往往以小股军队为单位梯次多面出击,从敌军外围逐步蚕食吞并。
将
敌军当成了一块肥肉,钝刀子一刀一刀将敌军一片片的割下来。
这种凌迟碎剐般的死法不但痛,而且痛得很长久……
很容易造成敌军主帅精神崩溃。
至于李靖,是公认的大唐军神!
用兵大气磅礴,格局高远,不仅能以最小的伤亡歼灭敌军,而且还能兼顾政治方向。
该打谁,该拉拢谁,打下疆土后如何消化,如何治理等等,许多连李世民都没想到的问题,李靖都能顾及。
其心思简直堪称有鬼神之能,所以才让胸襟博大的李世民都不得不忌惮猜疑。
名将众多,风格不一。
但这次平定西域焉耆之战,朝堂上请战的将军们李世民却一个都不想选。
因为直到此刻,李世民的眼睛仍盯着东方,盯着高句丽。
他很清楚,无论大唐在对外战争里获得了多么了不起的胜利,无论胜了十次百次,其产生的政治影响也抵不过一次对高句丽的大胜!
只要能征服高句丽,不但能换得大唐百年的边境和平,也能为李氏皇室立威。
更能收尽天下士子百姓之心,还能狠狠震慑那些高傲的千年门阀!
从而开始推广拼音之法。
东征的好处太多了,多到连李世民都情不自禁地心跳加速。
而李世民麾下的将
军们皆是当世名将,如若东征,朝堂里这些将军们大部分都必须带在身边的。
每个将军对李世民来说都是一颗威力巨大的核弹,关键时刻要起大作用的!
李世民怎舍得分出一位去荡平西域?
目光缓缓扫过殿内众臣,李世民忽然盯住了李素,然后嘴角一勾。
“李爱卿。”
李素一凛,急忙走出来,站在大殿中央行礼:“臣在。”
李世民盯着他,淡淡道:“朕问问你,你觉得朕可遣何人为帅平定西域之乱?”
“重新夺回丝绸之路?”
话音落,大殿内所有文臣武将的目光突然全部集中在李素身上。
李素暗暗苦笑,这话问的,不是在给我拉仇恨吗?
一群老杀才争先恐后的,这个时候不管怎么说都会得罪一大帮人。
如果这时自己提出任何建议,李素敢肯定,今日出了太极殿的大门就会被那些老杀才能撕成碎片。
拼都拼不起来……
额角微微渗出了汗,李素期期艾艾半天:“呃,陛下,臣年纪尚幼。”
“又是头一次参与朝议,许多事还没弄懂,臣不敢拿国事当儿戏。”
“还是请陛下乾纲独断吧……”
李世民面色不善地瞥了他一眼,骂了声小滑头。
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