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也清楚他自己是一个什么货色,大唐是如何看待他的,所以悬着的心始终都没有放下来过。
刘奇贤也是李治一朝的宰执,只不过此时还未到被赏识的时候。
憋屈在吐谷浑这里混日子。
“这要看李治的态度如何了。”
刘奇贤绝对算得上是深谋远虑之人,早就替慕容
复谋划好了未来。
“此话怎讲?”
似乎是看到了希望,慕容复也格外的关注着他的未来。
“大首领,如果李治按兵不动的话,您真的没有机会了。”
刘奇贤也是摇着头说道,因为此时身在甘州城的李治,确实是按兵不动,并没有开始对吐谷浑展开清算。
“齐贤老弟,李治虽然没动,但是他儿子李贤可没闲着啊。”
慕容复还是看不透这个剧情,总觉得李贤一直没有放弃追歼他的机会,并且唐军始终都尾随其后。
赶得慕容复都快没地方跑了。
“这正是刘某担心的地方,李治按兵不动并不是李治不想要大首领的脑袋,而是要把这个军功留给儿子李贤。”
额。
听了刘奇贤这么说,慕容复一翻白眼,差一点没吓死。
这么说自己写降书递顺表都没用了呗,大唐人家根本就不信任他。
“那咱就背水一战和唐军拼了,就是临死也要拽几个垫背的。”
慕容复被逼到了绝望之地,那种一开始的恐惧也荡然无存,反正横竖都是一个死,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打一场。
负隅顽抗又如何,万一呢?
吐谷浑每次和大唐对峙的时候,不都是在最后关头化腐朽为神奇
,打不死的小强可不是吹出来的,那是经历过无数次战火的摧残拼出来的名声。
“错,大首领,拼你能拼得过大唐吗?”
“拼不过。”
“刘某也是这么认为的,无异于鸡蛋碰石头罢了。”
“那咋办,伸着脖子等着大唐的屠刀来砍吗?”
这可不是慕容复能接受的,那样死的也太窝囊了。
“大首领,您怎么不能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呢,吐蕃如今已经是无主之地。”
刘奇贤说道。
这可是一个奇谋啊,别说草包慕容复了,就是雄才大略的李治都没有能够看出来,吐谷浑孤注一掷的话还有这样的进取之心。
吐蕃位于高原之地,可以说易守难攻。
一旦大唐真的发动一场对于吐蕃的灭国战的话,恐怕大唐还真没有这个势力。
毕竟环境太恶劣了,并不是靠着意志力就能克服的。
高原反应随时都能要了人的命,还怎么打仗。
而吐谷浑人则不同,他们靠着偷袭抢占了吐蕃高原之后,以逸待劳,足以抵挡任何来自大唐的攻势。
“那吐蕃人不服气怎么办?”
慕容复傻乎乎的问道。
“我的大首领,咱们退守吐蕃并不是为了和大唐一战,而是赢得谈判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