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去取不到二千人马就可以长驱直入,闯进倭国的京都为所欲为呢?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全都是苏我入鹿的卖国行为造成的。
“那就杀一个痛痛快快。”
中大兄皇子把心一横说道。
百济。
李治率领水师从白江口沿江而上,兵临高句丽边境。
此时的高句丽虽然复国,但是和曾经的皇族早已经不是一回事。
可以说易主也不为过,如今的高句丽是前
朝的大将盖渊苏文的家将乙支文德。
此人长相彪悍作战极为骁勇,自从复国以后,就一直都在寻找盖渊苏文的后人。
所以在高句丽遗老遗少里面有很高的威望。
“陛下,我大唐天威威震四方,大军旌旗遮天蔽日,连营绵延百里,现如今可挟攻灭倭国之兵势,大举讨伐高句丽,可一举而定。”
苏定方站起来高举葡萄美酒自豪的说道。
群臣武将也都一个个摩拳擦掌,如果再次平定高句丽,对与他们来说将士大功一件。
到时候封赏绝对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所以众将个个争先,生怕落后了抢不到功劳。
“朕在想,如果我大唐天军已撤,高句丽会不会再来一次复国?”
李治静观诸将,不无忧虑的说道。
“怕什么,陛下不是我李道宗夸下海口,只要他们敢再次复国,道宗定会再帅天兵讨伐,让他们后悔做出不臣之心之事。”
可以说李道宗也得大唐名将,领兵独当一面,攻伐有度,他说的话并不算吹牛。
“如此反复,只恐怕我大唐国力难以为继啊。”
李治不无忧虑的说道。
这才是李治最为担忧的问题,高句丽反复无常,灭国复国,复国又被灭国,然后居然进化
成了打不死的小强,给点阳光就变得灿烂起来。
再次复国之后,李治都无语了。
难道这就是高句丽能够立国七百余载的原因吗?
诸将被李治问的都低下了头,让他们冲锋陷阵没问题,但是让他们定国安邦就有些为难了。
但是刘仁轨则不同,从未带兵的他,百济一战随即封神,一介儒生摇身一变成为百胜将军,着实的让众人刮目相看。
“刘阁老,可有妙计?”
此时刘仁轨已经年逾七十,李治对他也是格外的敬重。
“陛下,契丹人最近蠢蠢欲动,而高句丽本为扶余人,据考他们都是一个祖宗。”
刘仁轨手缕胡须说道。
“哈哈哈,刘阁老果然见识非凡,朕闻此言,豁然开朗。”
李治兴奋地站了起来,刘仁轨妙计安天下。
将高句丽原住民,特别是贵族豪族望族,全都内迁到契丹人的地盘,让他们互相制约岂不是完美。
“来,奏乐,载歌载舞。”
李治高兴,屋内立刻被一群舞姬所主导。
“这是啥玩意儿?”
李道宗皱着眉头问道。
就看到几个倭国艺伎,扭捏着蛇一般的腰身,开始了表演。
忽然,一阵迷雾瞬间就将李治笼罩在其中不见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