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趁机拿下东都洛阳对于契丹人来说也不失是一个好消息。
“洛阳有多少守军?”
此时的大贺氏已经动了心思。
“不足三万。”
太动心了,三万唐军,可以说很有诱惑力。
“帖木儿,本汗给你留下两万儿郎,牵制住长安城的唐军,不让他们东顾。”
大贺氏已经无法抗拒这样的诱惑,拿下东都俘虏了大唐的储君李显,政治含义也是不可估量。
“大汗,万万不能东进,东都虽然兵少,但是却都是精锐,一汉顶五胡,碾压我军不成问题。”
杨光耀听说大贺氏要引军东进,当时就大惊失色。
外族人并不了解大唐的情况,长安城处在关中六郡之中,有潼关,函谷关等天堑,据险恪守所以守军不足可以理解。
但是东都就不一样了,处在四战之地,又无险隘扼守,而又是重要的关隘,只能用重兵扼守。
所以守护洛阳的那是大唐的精锐天策军。
军中仅是陌刀手就有五千余人。
可以说战斗力不亚于二十万大军。
“杨光耀,你太过分了,不要自以为是前大隋的废太子,本汗就会不杀你。”
其实大贺氏对杨光耀有看法,主要是因为突厥人。
突厥人和大隋保持着和亲的关系,杨光耀和突厥人也就有了血缘关系。
平时也没有少欺压他们契丹人。
至今大贺氏还记得杨光耀不给他面子,当众让他献舞的事情。
所以不管杨光耀献计对与错,他的第一反应都是拒绝。
“大汗,我的身份已经是累赘了,但是我还是要说,一旦兵出潼关,就再也无法返回了。”
潼关据险而守,帖木儿就是一个酒徒,没有大贺氏的约束,谁还能管得住那个酒鬼。
兵败身死已经是注定的事儿了。
等到大贺氏一出潼关,帖木儿也会因为饮酒而
贻误战机,导致兵败身死的结局。
到了那个时候,契丹人有没有基地补给后勤,到时候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杨光耀,你他娘的诅咒老子是什么意思?”
帖木儿听到杨光耀如此臭他,二杆子脾气顿时上来了。
一把拎着杨光耀的脖领子,非要暴揍他一顿不可。
大贺氏之所以能够成事儿,也有属于他的优点,那就是关键是能够从谏如流。
“等一下。”
帖木儿确实是一个酒鬼,这在契丹人当中也是出了名的。
“帖木儿你能不能保证不饮酒?”
大贺氏郑重的问道。
“能。”
帖木儿连想都没有想直接说出来。
“很好,杨光耀你听到了,我的帖木儿保证不饮酒,你还有何话可说?”
额?
这是小孩子过家家吗?
“大汗,兵家大事岂是儿戏,如果大汗执意不听光耀苦谏,那么恳请大汗放过光耀。”
‘噗嗤。’
大贺氏笑了。
心说杨光耀你难道想自立门户吗?
照这样的借口也太瞧不起他这个契丹人的大汗了,难道离开你就玩不转吗?
“杨光耀,你想好了,没有本汗罩着你,你什么也不是。”
“光耀感谢大汗收留,从此天各一方互不相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