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大唐: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第671章 市舶司的想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1章 市舶司的想法(2 / 2)

市舶司,李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下旨在明州、广州二地同样开阜,分别设置明州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

为了抵消长芦市舶司的阻力,李治直接将另外两个市

舶司的设立与组建丢给朝堂去商议。

有这两块大肥肉在,那些门阀世家的目光就不会只盯着长芦市舶司。

大唐的政策从来都是博大开放,海贸的巨利,就是洛阳、长安都有耳闻,就不信那些门阀世家不动心思。

此时沧州新城的建造任务已经全部完成,此前在当地招募的那些建筑工人也都闲了下来。

这要是换了其他国家的工人,肯定乐滋滋的放假去享乐了。

可淳朴勤劳的大唐人,却是闲不住。

尽管州衙给的待遇极为优厚,而且从不拖欠,工程一做完,大家都领到了丰厚的酬劳。

可无事可做的时候,大家心里还是慌的很。

对未来,有种无依无靠的不安全感。

李治得知此事之后,正好将这些人送去建造长芦市舶司的码头。

这些人做完一个沧州新城的工程,都已经是熟练的建筑工人了,而且是这个时代唯一一个懂得水泥浇筑的工程队。

在其他人看来或许这些人是流民,是累赘,是不安定因素。

可在李治眼中,这些已经有了初步纪律性、团队性的建筑工人,是极其优质的人力资源,是不折不扣的人才宝库。

更是,大工业时代紧缺的瑰宝。

有鉴于此,李治在做

长芦盐运司码头规划的时候,第一步建造的就是这些建筑工人们的集体宿舍。

反正之前地便宜,买的多,李治一口气批了一百亩出来,作为宿舍区。

负责此事的沧州司马俞广隆心底有些不悦,觉得皇帝不重视他。

他怎么说也是上州司马,按制应为从五品下,服朱袍,配银鱼袋。

现在居然被打发来,给一群终日灰头土脸的工匠建屋子。

尽管心中不满,可俞广隆却是不敢抗旨,只能带着一肚子的气,不情不愿的前去任事。

刚抵达工地,俞广隆就被墨迹未干的建造图纸吓了一跳。

这,三层楼高的宿舍?

此时的大唐,民宅基本都是一层。

倒也也不是没有高层建筑,可那些都是什么?

基本都是古寺名刹的标志性建筑,而且还贼有纪念意义的那种。

现在这些家伙倒好,只是给陛下做工,就能住进大唐第一批水泥建造的三层高楼中去。

想想,俞广隆都有些羡慕了。

其实按照李治的想法,最少也要盖个六层以上。

可是考虑到这个年代的住宿习惯,建筑队的菜鸟们也都没有建造高楼的习惯,干脆先从三层开始练手。

等以后技术熟练了,再向六层、十层、甚至百丈高楼进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