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任老汉这样的子民,李治见得多了,也就能放平心态,不过心底还是很高兴的。
详细的问了问这些盐工的生活与工作,发现任老汉他们都十分满意,李治也就没多说什么。
等任老汉千恩万谢的走了,李治才起驾离开。
早已经候在路旁的蓝宝善什么都没说,骑上马就在前面带路。
这一次李治的出行与往常有些不同,负责护驾的不仅有神策军的精骑,还有一队玄色军装的精兵。
这一次的目的地并不远,就是盐田与码头中间的巨大军营。
与这个时代的营地不同,这个新立的营地看不到任何营帐,从外面往里看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一排排的营房。
有了给码头工人、盐工们建造三层小楼的经验,技艺大幅提升的建筑队已经可以轻松完成六层、九层小楼的建造了。
若不是有人反应,住在六楼以上天天爬楼梯很累,这些建筑工人甚至还想试试搞个二十层的大家伙出来。
这座军营里的营房就是建筑队的杰作,每一栋小楼都是六层,形状外观也都整齐划一。
从外部看上去,就像是一群忠勇的士兵排着整齐的军列。
比起以前的营区,这种
钢筋水泥建造的营房好处多多。
除了建造速度快、造价低廉之外,容纳更多的将士只是他众多优点当中最不起眼的一个。
圣驾到达的时候,整个营区的将士早已经在中央的大校场上集合。
李治刚进营区,第一眼就看到了两面大旗迎风招展。
大的那面是大唐帝国的龙旗,小的的那面黑底白字,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盐”字。
这支朝气蓬勃的新军,就是李治特旨敕建的“护盐军”。
这些护盐军的将士与各州郡府军不同,既不归属各卫也不对朝廷各部负责,只尊崇李治一人的旨意。
至于敕建护盐军的原因,却有些复杂。
长芦盐运司有着跨越时代千百年的晒盐技术,产量远超这个时代的煮盐方式。
在盐价暴跌,百姓们受益无穷的同时,也有许多人的利益遭到毁灭性地打击。
任老汉他们这些被推出来的灶户,只是表面上的冰山一角。
煮盐的世家、私盐贩子,以及在盐政中吃的脑满肥肠的贪官污吏,哪一个不对皇恩盐恨之入骨?
除此之外,盐田土地的原有地主、附近的百姓、本土世家、各地商贾……
眼红皇恩盐暴利的人,更
是数不胜数。
这些人不仅在市场上对皇恩盐造谣中伤,在生产、运输等环节上的各种卑鄙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麻烦,护盐军的出现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李治之所以给护盐军准备玄色军服,是因为护盐军注定要长期战斗在一线。
夜晚出击抓私盐贩子、查抄各地私设盐田、防止犯人在盐田搞破坏……
护盐军的任务可不少,用玄色军服更方便隐蔽,有助于护盐军潜伏、抓捕罪犯。
长芦盐运司的护盐军,李治直接给了一万的军额。
除了神策军抽调的三千人作为骨干以外,另外的七千人都是从本地招募。
之所以这一次李治亲自前来坐镇,是因为护盐军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动作。
这一次护盐军的目标,就定在那些暗中生产私盐的本地世家豪族身上。
护盐军首次出现,就将那些前去皇恩盐店门口捣乱的灶户一网打尽。
如今两三个月下来,那些灶户已经彻底转变成长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