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大唐: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第704章 征地遇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4章 征地遇阻(1 / 2)

隋文帝夷平建康后,更地名为蒋州。

蒋州八县,以江宁、上元二县为大,州中士族也以这两县的阀阅最高,势与财都为州内之雄。

这些家族扎根当地由来已久,既有衣冠南渡时的侨姓士人,更有能追溯到春秋吴越时的古老世家。

千百年的传承,让这些豪右之家根深蒂固,触须早已深入本地的各个角落。

神策军一进入蒋州,就在当地士人当中引起一阵骚动。

但凡是门阀士族,垄断着绝大多数的资源,哪有不干点违法乱纪之事的?

渤海高氏覆灭才多久?

殷鉴不远,当然会让这些士族忧心。

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把神策军当作瘟神一样,恨不得离那些军汉八百里远。

有些平时恶迹斑斑的,听闻神策军到来的消息之后更是吓的连夜逃离金陵,不远千里跑到外地去投亲靠友。

那速度,简直就像有条狗在屁股后面追一样。

生怕跑慢了一步,就会被神策军抓住,而后明正典刑。

然而事实上,神策军自己的事情一大堆,忙都忙不过来,才没时间来管这些人的破事呢。

重建南都是何等浩大的工程?

若是以这个时代的生产技术与生产

力来实施这个计划,恐怕又是史书上那种笔墨浓重的惨剧。

历经数年,费银数百万,发民夫数十万,百姓不堪重负,死于劳役者尸相枕籍……

幸亏有了水泥与钢筋,又有了足够的建造经验,锻炼出一支可堪使用的建筑工人队伍。

这才使得建城成本直线下降,让李治有了重建南都的可能性。

即便如此,前期的准备工作依然很多,规划、测量、绘图、征地……

哪一样都是千头万绪,俞广隆忙的脚不点地,短短三个月的时间瘦了十几斤,头上都开始长白头发了。

就这,才总算有了个大概的框架。

要建新城,必然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

俞广隆早就派人在紫金山脉中找到合用的石灰石矿与黏土矿,专门新建了一家水泥工厂,使得水泥实现了本地自产。

至于钢筋,新的大型钢铁基地还停留在李治的计划之中,地址就在距离南都新城不远的宣州。

在后世,这里是著名的钢铁基地,还有个很形象的名字,马鞍山。

南都新城的建设,所用的钢筋还得依靠河北磁州铁钢基地。

这里生产的钢筋沿着运河运抵扬州后,从长江逆流而上二百里

就是南都新城工地。

大量的物资逐步准备就绪,存储的仓房都一增再增。

关注此事的人们由此得出结论,皇帝是真的打算在建康城的原址上再造新城。

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不可避免的传播开来。

尽管有沧州新城的前例在,此事依然在天下各地掀起轩然大波。

朝野上下,无不对此表示出强烈的抵触情绪。

朝中大臣开始纷纷上书,请求李治停止这种“好大喜功”、“空耗民力”、“于国无益”等等之类的行为。

在民间,百姓们也都对此极为厌恶。

特别是那些经历过隋末乱世的老人,更是立即想起了当初隋炀帝的种种残暴苛政。

这些老人一个个七老八十了,全都对此捶胸顿足,惊恐难安。

有些激动的老头儿,更是口不择言的大骂这是“亡国之政”。

受影响最大的,当属蒋州本地百姓了。

当地数十万百姓已经顾不得往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