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变故,夏有道求告无门,只能听天由命。
谁曾想,天下居然掉下个大馅饼,蒋州刺史府的辟书居然发到了夏有道的手中。
这简直就是喜从天降啊,夏家几口人喜极而泣。
夏有道的瞎眼老母,更是不停抹眼泪,一
会说祖宗保佑,一会有所是天无绝人之路。
也不是没人来劝夏有道三思而行,而且人还不少。
“这次征辟简直就是胡来,哪有一次征辟六百多人的?”
“蒋州府征辟宣州府的人,作不作数还未可知。”
“蒋州刺史是个武人,行事操切不足于为信。”
……
夏有道左耳进右耳出,带着全家的希望,毅然踏上了前往蒋州的道路。
都说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头一次出门的夏有道,刚进当涂县就迷茫了。
仅仅是一个擦身而过,他贴身带着的几十文钱就不见了踪影。
那是夏有道的全部路费,也是家里全部的积蓄。
焦急之下,夏有道去官府报案,却连县衙的大门都没能进去,就被看门的衙役给轰走了。
不仅如此,夏有道还被衙役们鄙视了一番,说什么“几十文钱的破事,也敢打扰县尊老爷的清净?”
饥肠辘辘的夏有道站在县衙外面,突然有了些悔意。
可他能掉头回家么?
不说即将被剥夺的士籍,家里几口人的全部希望,就让夏有道无法回头。
就在这时,他看到了衙门前面的榜栏,上面贴着的正是此次蒋州刺史府征辟的告示。
夏有道很轻易就
在榜末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这张告示,似乎一下就给了夏有道巨大的信心。
一咬牙,夏有道决定,哪怕是要饭也要走到蒋州去。
“这位兄台,也是本次应征士子么?”
家道中落后,夏有道慢慢变得木讷不喜与人打交道,突然响起的招呼声,让夏有道有些猝不及防。
转过身,夏有道就看见一个长身玉立,身穿宝蓝色长缎云纹长衫的年轻男子。
一看到对方,夏有道就有种深切的自卑感,呶呶不知该如何应答。
年轻男子微微一笑,收起手中的折扇一揖:“是在下唐突了,在下宣州苗煨,也是本次蒋州征辟士子。”
夏有道赶紧回礼,紧张的脸色通红:“在下当涂夏有道,见过苗兄。”
苗煨刚才已经在边上看出来夏有道的窘迫,满脸和气的邀请夏有道同行。
谁也没想到,日后大唐帝国凶名赫赫,威震三洲的一对杀神就在一张榜下此结缘。
与夏有道义无反顾的悲壮不同,苗煨却是得到全家一致的赞同,强令这个流连花丛的花花公子前去应征。
宣州苗氏之所以会毫不犹豫的让子弟应征,只因为他们家有个亲戚不久前死在了沧州。
这个亲戚,名叫吴祖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