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们毛骨悚然。
沧州的发展越快,示范性效应就越大,受到影响的人越多,波及的范围就越广。
这种变化,在世家精英们看来完全是一种要命的变革,比之曾经的商鞅变法以及王莽改新都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恐惧。
洛阳,一座优雅别致的园林当中。
如今已近初秋,外界依然是炎炎夏日,可这个普通
人根本无法接触到的富贵园林里面却是十分凉爽。
树荫掩映之间,一座雕梁画栋的听涛亭矗立在水岸之边。
亭子里坐着七个神色各异的富态老者,若是有人在旁,定要惊呼出声。
盖因这七人,分别出身自五姓七望之家,代表着当世最为显赫的七大门阀。
这七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说的话也都带着愤懑与担忧。
“不能再放任下去了,沧州的情形继续下去,对我等的威胁只会越来越大。”
“诸位贤达或许不知,自沧州二期开始卖房,当地的物价逐步上涨,可那些草民却无人闹事,诸位知道是为什么吗?”
“那昏君简直是胡来,给那些贱民包吃包住,咱们的粮食卖给谁去?”
“包吃包住算什么?你都不知道那些贱民吃的有多好,我家的部曲也就过年能吃好点,那些贱民隔几天就有肉吃。”
“该死的昏君,与民争利,夺了我等士人的富贵,用来刁买这些贱民的人心!”
“如今沧州做工的人已经超过三十万,以一人一户来计算,就是百万人口了。”
“是啊,现在沧州那边的士人叫苦不迭,好好的良田居然找不到人来佃种。”
“这昏君是要做什么?他这样会毁了天下的田亩,会毁了整
个大唐天下!”
“对,咱们不能让他继续下去了。”
“粮食,咱们要从粮食上卡死他。”
“不错,昏君不是喜欢放粮食刁买人心吗,咱们就在粮食上让他栽一个大跟头!”
……
七名老者商议至深夜,方才四散离开。
第二天,洛阳长安两地的粮店突然开始提价,以往十文钱一斗的粮食,陡然间翻了个个,变成二十文一斗。
不仅如此,这么贵的粮食,还爱买不买的。
仅仅买了半个上午,各个粮店就商量好了一样,纷纷挂上“粮食售罄”的招牌,顶着百姓们的焦急的叫骂关门了。
许多家中有粮的百姓,听闻消息之后也着急忙慌的出门去排队买粮。
可还没等他们跑到粮店门口,就听到晴天霹雳一般。
粮店无粮可售了!
这还得了?
一股恐慌的情绪,瞬间就传遍东西二都。
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第三天,许多百姓早早就挤在粮店门口,可等到日上三竿了,也没见哪家粮店开门。
恐慌的情绪愈演愈烈,让百姓们更惊恐的是,更坏的消息传来:
有些饿急了的百姓发疯,冲开了一家粮店。
可是,店里一粒粮食都没有!
这说明,长安、洛阳,东西二都竟然真的开始缺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