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我当初被人蒙骗,还说了她的坏话。”
“谁说不是呢?贤妃娘娘如此仁爱,定是个有福的。”
“对对对,小公主有神明庇佑,百病不生,平安喜乐。”
……
吃完粥的百姓也没了之前那么多的戾气,人也似乎变得鲜活起来,也有了闲聊的兴致。
与之前相比,这些百姓对贤妃的态度也有了极大的改变,完全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以前是吃完粥还不落好,放下筷
子就骂人。
现在这些饥民不但有了现实的教训,还被铁手臭骂了一顿,居然知道念贤妃的好处了。
说来,还真是一种讽刺。
人,有时候就是这么贱骨头啊。
绝大多数的百姓吃完粥之后,都开始急匆匆的往家赶。
他们是吃饱了肚子,可家里的人还挨着饿呢。
有这样的好处,也不能把家人朋友,远亲近邻的给拉下了。
别看大校场上的粮食多,可洛阳城现在有多少饿着肚子的人?
就这些粮食,也不知道够不够全洛阳的人吃一天的呢!
不行,得抓紧时间。
不然的话,这粥就让别人吃了去了。
离去的百姓脚步匆匆,恨不得马上飞到家人身边,把他们都拎过来喝上一碗又浓又香的粥。
也有些人吃完粥之后,不但没离开,反而臊眉撘眼的又开始往大校场那边去排队做工了。
这些活还真不累,无非是搬搬粮食,帮忙煮煮粥而已。
什么东西都是现成的,只要人有一把子力气干活就行。
本来大家还担心,他们这吃完粥又来干活会不会被赶走。
没想到负责登记的人只看了看,发现是之前有人相互做过保的,直接在后面划了个标记,就挥挥手让人去干活了。
这些百姓来干活
,将士们欢迎还来不及呢。
刚刚走了那么多人,谁知道后面会有多少人来吃粥?
若是都靠神策军的火头军来煮粥,还不得把人累出个好歹来啊?
更何况,“让百姓有吃的,忙起来”,这可是陛下在旨意里特意提到过的。
虽然负责办事的将士们不懂为什么,可也听军中老人夸过,说是陛下圣明烛照,其中自有深意。
过了还不到半个时辰,将士们就开始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幸好没阻止这些人来干活,否则的话肯定要出乱子。
洛阳城的长厦门都被出城的人堵住了,围在大校场外的百姓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满为患。
就好像一眨眼的功夫,全洛阳饿着肚子的百姓都钻过来了一样。
此前还有些懒洋洋的铁手,这个时候也变得严肃起来,大声下着命令:“都排好队,维持好秩序!”
“不准乱插队,不准欺负老弱妇孺。”
“排好队,一个一个来,粥有的是,一文钱一份。”
辕门紧闭的南大营,也在接到军令好打开营门,一队队衣甲鲜明将士出营之后,迅速在大校场中整队。
有这些神策军的将士维持秩序,汹涌而来的饥民潮中,那点子刚刚冒头的乱象,立马就自动消弭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