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的时候,程颐向高太后提出一个要求,边赟也干得不错,不如给个好点的岗位吧。
高太后一想,好啊好啊,自己提出要走的,可不是我让你走的,给边赟安排一个岗位而已,这个小小的要求有什么大不了的。
西京洛阳这地方不错,那可是西京啊,去锻炼锻炼吧,干好了还是很有前途的。
边赟也没什么说的,当谏议大夫码字也码烦了,出去散散心也不错。
这样下来,程颐和边赟也算是去了同一个地方,边赟成了河南知府,程颐就在他治下的伊皋书院和嵩阳书院流动讲学。
两人可以说都在关键时刻帮了对方一把,自然成为了朋友。
程颐这次去洛阳,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去看看这个朋友,这些年在嵩阳书院,边赟给自己也提供了不少便利。
至于带上钟粟,程颐对他还是比较看好,虽然老是到处搂钱,但对分院还是做了不少事情。
弟子杨时也多次在他面前说好话,对于杨时这个弟子,他还是非常相信的。
带上钟粟,见见州府的一把手,对他今后的发展多少还是有用的。
程颐虽然现在醉心于理学研究,但还没研究成书呆子,对钟粟在登封遇到的一些困难也略知一二。
官场的规则,老程虽然自己把帝师丢了,但他也是自愿丢的,所以还是自然明白一些。
他知道钟粟这小子继续下去,谁知道会被登封县衙怎么样,有时候还是得走走上层路线。
程颐和钟粟来到城门口,稍稍歇息了一下。
两人一起下车,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肌肉。
钟粟一眼望去,洛阳毕竟是西京,外城墙虽然已经有些残破,但还是坚定地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大州府的气象还是非常明显。
现在是傍晚时分,城门口也显得非常热闹,往出走的基本上是四邻八乡进城做小买卖的。
有的肩挑挑担,担子里面的农产品看样子已经卖完了,脸上洋溢着喜悦。
也有赶着毛驴车
和牛车的,估计是附近有点资财的百姓,骡车依然很少见。
城门口附近的地方,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摊贩,叫卖着各种小吃食和小件的东西。
相对来说,进城的人就少了很多,城门兵丁的检查也开始变得松散。
程颐和钟粟稍微停留了一会儿,便入城了。
两辆骡车一前一后,向着府衙方向而去。
来到府衙门口,程颐递上名刺,一个小厮看了看名刺的样式,知道不是一般人,一溜烟小跑进去。
刚一小会儿,两扇正门齐开,一个留着短鬑须,目光明亮的中年人阔步迈出大门。
“程老师大驾光临,学生愧不敢当。”中年人礼数非常恭敬。
钟粟猜测,这人应该就是知府边赟,便不动声色站立一旁。
“无妨无妨,文瑜公务繁忙,贸然前来叨扰,老夫深感不安。”
程颐也还了一礼,钟粟猜测,文瑜应该是边赟的字。
两人寒暄一番,程颐正要介绍钟粟,没想到边赟已经开口询问:“程老师,想必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嵩阳分院山长钟先生了吧?”
“正是小子,知府大人有礼了。”钟粟马上抱拳一礼。
“不必多礼,你可是咱们河南府的一个奇人啊。”边赟笑呵呵地说道。
“知府大人谬赞,小子惭愧万分。”
三人见礼完毕,程颐边赟在前,钟粟在后一同进了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