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大宋教书匠> 第一百三十章 程门四先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章 程门四先生(2 / 2)

其他人也是各有际遇,游酢比起谢良佐出仕更年轻,29岁就中了进士,后来跟范仲淹的二儿子范纯仁成了老铁,学问和官声都非常不错。

程颐之前在伊皋书院的时候,吕大临一直在自己身边,可惜天妒英才,吕大临47岁就英年早逝,程颐随即也来到了嵩阳书院。

钟粟猜测,程颐大概也是因为这个高足的原因,继续留着实在太伤心,所以选择暂时离开。

现在已经时隔两年,程颐心里应该已经淡了许多,回去看看也好。

钟粟倒是愿意陪同程颐前去,尹川县距离洛阳不远,优哉游哉地走还不到半日。

程颐和钟粟在府衙又待了一天,两人开始探讨诗词学理,钟粟懒得全身心投入,只是尽情享用着美貌侍女的各种果盘。

不过在关键节点,钟粟还是会插上几句经典言论,搞得两人尤其是边赟目瞪口呆。

自己好歹也是嵩阳分院的山长,必要也要露出一些锋芒,不然会被小看的。

钟粟也发现,边赟这个人也挺有意思的,早上还在跟自己探讨搂钱的道道,很快画风巨变,进入了学问的世界。

这种抓钱抓学问的官员,其实在大宋还真不少,钟粟只是第一次见到而已。

其实在大宋中层以上官员中,学问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是官家大力提倡的。

试想一下,自己身边的同事各个舞文弄墨,说话动不动之者乎也,你

却一脸懵逼,还怎么混下去?

赵普原来也没有什么读书的兴趣,倒是玩阴谋和阳谋的一把好手。

本来这样的人物是不会被重用的,但这人毕竟有两把刷子,不用太可惜,但赵匡胤重用后的要求,就是必须读书。

赵普也是没办法,那就读《论语》,老孔的经典先搞懂再说,没想到只读懂了半部,就大彻大悟了,硬是把身边的同事唬的一愣一愣的。

所以边赟研究学问,也不能说就是为了作秀,有些事情看似没有什么意义,干着干着,意义就出来了。

这次程颐起来,多少也有考教边赟的意思,结果还是令他很是满意。

第三天,计划不变,钟粟陪同程颐前往伊皋书院。

程颐拒绝了边赟用自己的豪华马车接送的要求,他现在把自己当成了读书人,那些太过官府的东西,他觉得还是太腐朽。

如果不是因为驴子的脚力不足,自己年龄也大了,他倒是宁愿一人一驴骑行天下,倒骑行天下更爽。

伊皋书院之行一切正常,钟粟发现自己的大名早就被伊皋书院人知道,但这些人倒不是因为钟粟办学,居然是初次见到程颐的四箴诗。

钟粟想想就头大,感觉把程颐这老头搞得好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