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竿的尽头,显然有一只大鱼。
眼看鱼竿面临折断的危险,之前的大汉再次鬼魅一般地出现,一步跨入水中,踩上一段枯枝。
一把抓住鱼竿尽头处,尽力往岸上一甩,果然是一条大鱼,足有三四十斤重。
“看到了吧,这就
是机会,一只兔子不是什么问题,但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条大鱼。想钓到大鱼,线未必要长,但投放的饵一定要足够重。”
黑袍人暗暗吃惊,再次行了一礼便匆匆离开。
斗笠人转过头来,看了看黑袍人的背影,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黑袍人走后,斗笠人咳嗽了两声。
“主人,你有什么吩咐?”之前的大汉再次神秘地出现了。
“让黑狐去盯着他,随时报告情况。”斗笠人沉声说道。
“如果他擅自行动呢?”大汉问道。
“他这次应该不会擅自行动了,但如果真有什么动作,那就制止他。”
“好的。”大汉摇了摇头离开了。
﹡﹡﹡﹡﹡﹡﹡﹡
嵩阳书院。
一场关于理学精义的讨论正在进行中。
钟粟作为山长,自然要和杨时等人一起,认真听取这场讨论。
对于二程理学的最高境界居然是“存天理,灭人欲”,钟粟一开始并不感冒。
作为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能消除自己的私欲,尤其是对他们这样一个大宋的乱入着,如果消灭了各种私欲,还不如直接自挂东南枝,说不定还能回去。
不过听听这些学生们的讨论,还是很有意思的。
太精深的他不是很了解,但对于二程理学的差异,他多少还是知道一些。
程颢的思想,吸收的禅宗的佛性、真如、本心等多一些,而程颐更多地吸收了华严宗的理法界、事法界之类的内涵。
这些东西真正掰扯起来,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钟粟也懒得去研究。
但身为山长,自然少不了客串一番,如果硬是从二程理学里面说出一些干货,钟粟自认为没这个本事。
不过这却不影响压住全场的声音,一套后来朱熹的精简版理气论说出来后,在场的学生个个目瞪口呆。
就连杨时几个人,也露出了非常惊讶的神色,他们也是第一次听钟粟谈论理学。
杨时震惊之余,马上将钟粟的说法快速记录了下来,他觉得这次听到的东西,需要好好消化一番。
他甚至决定,想把这些内容好好理一理,接下来必须去一趟嵩阳书院,向老师程颐汇报一番。
谈完了理气论,钟粟乘着大家还没走出惊讶,选择了低调的离开。
再待下去,学生们还会在他的基础上讨论一番,自然免不了非常妥帖地奉承。
他害怕自己受不了会精神崩溃,学问的拿来主义,有时候真的要比抢劫还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