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大宋教书匠> 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车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车店(2 / 3)

个字也未必能够认得全。

两人走进大门看去,大院的西头搭着长长的一溜牲口棚,里面已经有十来头驴骡,正在津津有味地大嚼草料。

牲口棚的前面有一块巨大的空地,上面稀稀拉拉地停了一些做工简陋、形制各异的车子。

有些车上似乎还装着货物,并没有卸下来,估计是打尖的客人停下的。

大院的东头和北头是吃饭住宿的地方,一片浓浓的烟火气。

这时候年刚过完,里面已经住进去了一些行贩。

有些大概还吃了酒,进进出出骂骂咧咧地呼喊着,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里面还偶尔有女子和小孩子出入,还是不是往钟粟这里看上一样。

两人身上的衣服都很是考究,在这种地方引起注意在所难免,比较像穿成这样的人,通常不可能出现在大车店。

对于这种大车店,钟粟还算有一些了解。

具体是什么时间出现的,历史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但通过有些笔记故事可以知道,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高峰。

其实也不难理解,明朝时期经济高度发展,商贸流通更加繁忙,交通工

具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在这种情况下,各式各样规模大小各异的大车店原来越多,尤其是闯关东题材的小说影视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

大宋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绝对的高峰,也许商贸流通比起明朝差了一些,但大车店这种设施也已经有了,只是发展的水平和明清有些差距。

准确地说,大车店的出现,完美地弥补了驿站的不足之处。

官员和裙带人员住驿馆,富商贵胄住酒楼,一般的小商贩都住在大车店。

大车店的兴起,一定程度还在继续促进商业的繁荣,尤其是人口流量大的地方,还会随之产生小卖店、小酒馆、铁匠炉、木匠铺、麻绳铺等,有些地方甚至逐渐形成了村落,如后世的郭家店、瓦房店、普兰店等,很多都袭用原来某家大车店的名字。

早期的大车店主要接待运输人员,也适当接纳普通行路人,但这个功能是在不断丰富的。

不管怎么说,大车店主打的就是平民消费,所以住店的人主要就是跑江湖的、小商贩、杂耍、算卦的、走方郎中等,甚至还有官府的暗探、土匪、暗娼之类的人物,可以说三教九流、五花八门都有。

最有趣的是,很多大车店因为条件限制,常常采取男女混住的情况,来了女客人就安排在大炕一角,挂个布帘,发个尿盆。

当然有些条件好点儿的是男女分住,有专门接待女客人的房间。

规模较大的大车店还开设了单间雅室,包房小灶,收费当然贵

了许多,但比一般客栈还是要便宜的。

总得来说,大车店绝对是底层消费的代名词,只能出现在普通百姓活动的区域,这也是老许把店面选在这里的原因,陶土火炉的定位本来就是普通百姓。

老许跟着钟粟莫名其妙地转了一圈之后,手脚已经冻得冰凉,却始终摸不着头脑,终于忍不住再次问道:

“我们来这里究竟要干什么,你就不能先说说吗?”

“老许,你难道忘了,咱们还开了一个马车加工坊呢,卖马车难道不需要一块较大的地盘吗?”

钟粟对老许似笑非笑地说着,老许不由得看了一样大车店大大的停车场。

“什么,你想打这里的注意,你可知道,这里背后的人物是谁吗?”

老许瞪大了眼睛说道。

“不知道,我也就是想想而已,这难道也有错吗?背后的人物是谁,说来听听。”

老许一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