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彩头?”
钟粟说完,朝堂之上哄堂大笑。
一个和外国使节谈判差事,当然不是小事,但绝对是很严肃的。
可钟粟这小子居然想要彩头,按理来说,事情办好了,官家有赏赐也是应该的。
可是这家伙还没办差,居然就开始讨要彩头,有点过分吧。
还有就是,这小子居然说自己能者多劳,什么意思,难道其他人都是饭桶吗?
说来说去,和九五之尊这样说话,在大宋历史上钟粟
恐怕是第一人。
不过别人这么说了,大家可能会觉得太夸张,但钟粟说了,大家也就笑笑而已。
赵煦更是乐坏了,也许会有人觉得钟粟这话说的不合时宜,这样的人来接待外国使节,显然不太合适。
可赵煦却已经明白了,这家伙这样说,其实已经说明,他成竹在胸,交给他一定没问题。
“想要彩头,那你先说说,想要什么彩头?”
赵煦这么一问,众人都来了兴趣,不知道这小子会要什么彩头。
“官家,各位,你们也看到了,我到处办书院,各种开支都很庞大的,到处都得砸钱啊。
虽然手下也有几家店铺,可最近维持得还是有点困难。
要不这样,光有一份《汴京头条》也太单调了,不如在州军监推行一下。
比如可以有《洛阳头条》《岭南头条》这样的。
当然,靠着这点破报纸,实在赚不了几个钱,但多少也可以补贴一下书院的庞大开支。
官家只要同意,这就是最好的彩头。”
钟粟说出来后,大殿一阵沉寂。
这种事情可大可小,本来邸报的发行,主要是进奏院负责。
钟粟的《汴京头条》每期刊行,里面的内容需要进奏院把关。
其实里面有一部分内容,干脆就是进奏院提供的内容。
赵煦原来觉得,在汴京玩玩就行了,如果要再各地都这么干,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整个大宋推行恐怕不行,万一有人借机生事,恐怕会有麻烦的。”
这会儿一直没说话的刘御史说了。
刘御史老程持重,也不担心得罪人,这么说也不违和,有些人也点了点头。
“刘御史多虑了,目前其他地方,小子一个人都不认识,自然没办法发行。
现在我只想再西京和岭南办报纸,至于其他地方,那也是以后的事情。”
听到钟粟说仅仅在两处进行,赵煦松了一口气。
两处就两处吧,这倒是可以答应。
“也罢,这个彩头朕答应了,当然,报纸的内容不能随意刊登,这个钟卿能保证吧?”
赵煦怕夜长梦多,直接就答应了。
“官家放心,我只是想多赚点钱,维持书院的运行。”
钟粟的哭穷,虽然一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但还在大家的接受范围。
这个也没办法,人家是在赚钱,但同时还在办书院,谁能做到谁尽管做。
彩头确定,钟粟再次被任命为管勾。
这次直接就是正的,至于副手,有一位礼部的李姓郎官充任。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种事情,毫无疑问是钟粟的主场,至于副手,也就是个点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