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粟想来想去,其实人心才是这一切的决定因素。
现在《汴京头条》已经发行了半年时间,不但定期发行,还是不是会有一些增刊之类的。
但不管哪一期,都少不了一篇宋夏战争的文章。
有了章楶这些战场上退下来的将官和老兵,这样的文章一点儿也不缺素材。
也许一篇两篇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如果持续不断地形成舆论攻势,效果就会慢慢出来。
一个计划开始慢慢浮出水面。
宋夏战争的结局固然不够完美,但起码是大宋主动发起的一场战争。
这样的战争具有非凡的意义,靠着一篇篇的战争故事,效果虽然也有,但力度还是差了些。
要想改变大宋人不敢战的心态,还是要从还在抓起。
有了这些故事的篇幅为基础,再组织一些人,然后形成一本书,在全国发行,影响力才会更大。
另外就是,除了宋夏战争,还得组织一些人,把大宋开国以来的战事,编写成一篇篇故事,同时也结集出版。
对于其中精彩而又通俗的篇章,推行到各地的蒙馆之中。
对于其中高深一些的内容,要求各地书院也作为必读书目。
这个计划本来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大宋的教化总之还是儒家学说,突然加进去这样一些内容。
说
错的话,的确没有什么错,但还是显得突兀。
这样的事情,还是要想一些办法,不然很难说服当朝权贵的。
赵煦那里也许可以忽悠一番,但面对大宋高层大量不明真相的朝臣,钟粟可真没什么把握。
自己也就是个四品官而已,有一部分人其实还对他的做法非常怀疑,只是因为赵煦的支持,才不至于反对。
当然,很以往相比,特别是他成功劝退了契丹使者之后,有一部分还是比较看好他的。
赵煦现在身体暂时有所恢复,他已经决定,这一月的朔望日,他要在大庆殿朝会。
大庆殿是北宋皇宫的正殿,更多的时候,总是用于各类重大的庆典。
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才是一般情况下进行朝会的地方,但朔望日选择在大庆殿朝会,也算正常。
朝臣们也猜测,赵煦生病多日,估计也想借此机会,好好刷一把存在感。
这次的朝会格外隆重,钟粟也在参会之列。
这段时间以来,枢密院等重要机构和部门也有不少大事需要回报。
钟粟再次听得昏昏欲睡,他想不明白,大病初愈甚至还没愈的赵煦是怎么挺得住的。
重大事项讨论完毕的时候,赵煦特地给大臣们赏赐茶点,稍微歇息
一下,还要继续下面的内容。
茶点结束之后,前面已经把各处第二年的特大项目建设准备情况讨论完毕,接下来就是一些民生之事。
等到所有正式议程结束,都快中午了。
这时候才轮到钟粟这样的人说话,如果没有人说话,朝会就要宣布结束了。
“官家,我看大家都累了,要不就说个小事情,让大家听听。”
钟粟这么一说,已经感到非常疲倦的赵煦立刻来了兴趣。
他也明白,钟粟一向对朝会之类的不感兴趣,但只要是他愿意说话,一定会很有趣,他倒是充满期待。
“钟卿就不必绕弯子了,直说便是。”
除了赵煦,其他人其实也很期待。
“这件事情和开封府尹吕嘉问大有关系,我要求官家封赏开封府尹吕嘉问。”
钟粟说完,赵煦稍稍有些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