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没办法阻止。
正月初四,本来还有一场盛大的活动。
可惜赵煦的病情进一步加重,首先是进食困难,然后是各种恶心呕吐外加剧烈的咳嗽。
此后,御医又对赵煦进行了全身艾灸,直到赵煦难以忍受。
大臣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什么大赦天下了,什么禳灾祈祷了。
总之是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能吃的要都让赵煦吃了,但依然无法挽救赵煦迅速恶化的病情。
元符三年正月十五(1100年2月26日),赵煦死在了汴京皇宫。
不管是感冒伤寒也好,还是精尽人亡也罢,赵煦这个和钟粟口头上拜把子的兄弟先走了一步。
赵煦龙御殡天,大宋全国皆惊。
钟粟更是惊掉了下巴,不对啊,时间线对不上了。
史料上的记载是宋哲宗赵煦于元符三年正月十二挂掉,怎么推迟了三天?
历史难道已经因为自己的出现出现了偏差吗?
对了,一定和张林为赵煦诊治有关系。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赵煦最后的时间过得痛不欲生。
但这个时间里,张林却给了赵煦一些消除痛苦的麻醉类药物。
这样一来,赵煦的求生欲大概是有
所增加,才会多抗三天。
如果这样理解,似乎也没有问题。
这也就不难解释,自己想尽办法,居然把苏东坡都给留住了,并没有遵从原来的时间线被发配到海南去拓荒。
自己能够穿越到北宋,这本来就是一个没有任何逻辑的事情,如果历史时间线有了一些改变,好像也就能说得过去了。
这样看来,广阔天地还是大有可为的。
因为赵煦之死,元夕庆典也被迫取消了,汴京几乎全城缟素。
礼部自然有一套极为成熟的发丧流程,钟粟作为朝廷命官,每天只是跟着大批官员滥竽充数。
当然,册立新君也迅速被提上了日程。
这一日,在京的少数重臣接到消息,向太后在慈宁殿召集议事。
其实都不用多说,大家都懂得。
国不可一日无君,该说说大事了,哪怕赵煦尸骨未寒也没关系。
这种级别的会议,钟粟是没有资格参加的,其实也就一步之遥,但向太后真没这个意思然他列席。
钟粟却想到了一个问题,别人都没什么,唯独章惇这个铁憨憨让他放心不下。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还是会说出那句“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钟粟知道,因为
这句话,直接影响到了章惇今后的政治前途。
赵佶上台不久,有不少人疯狂弹劾章惇,不管赵佶是怎么想的,最后的结果是将他贬为武昌军节度副使。
一朝权倾朝野朝奏九重,一言不慎远谪八千。
权掌中枢的朝廷重臣往往面临着这样的风险,几十万分小心,也有一语昏聩的时候。
钟粟当初的想法是不予理睬,但现在看来,朝中老狐狸无数,想要干大事多少还是得依赖一些战友。
后世的历史史料中对章惇有很多不好的评语,尤其对章惇和苏东坡仙游潭写大字的事情说事。
不少人认定了苏东坡对章惇的评语“能自己判决生命的,就能杀人”,觉得章惇视人命如草芥。
不过这也要看在什么时候,西北蛮夷一直对大宋虎视眈眈,这种时候还在意这些,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细究起来,还是和文人当道武将不受重视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