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大宋教书匠> 第七百五十五章 木盘引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五十五章 木盘引信(1 / 2)

钟粟接下来的时间中,几乎处于多头跑的状态。炉炭监正在加紧施工,其实主要就是人到位,材料到位,剩下的就是靠时机去耗了。

据钱翰林的说法,怎么都得三四个月才能建成。

这个其实一点儿也不着急,就算用四个月完成,还不到秋天,到时候加紧生产几批,正好在立冬之前售卖。

至于之前定下的琉璃厂,钟粟现在是完全忙不过来,只能等等再看。

汴京大学这里,最重要的是两件事情。

三间温室在一刻不停地培育着高产作物种子,按照时间和节气,这一茬的马铃薯和甘薯收获之后,恰好赶上汴京学田的大规模种植。

仔细算算,时间还是有点儿紧张,好在因为小冰河期的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几乎都出现了时间上的顺延。

再说,马铃薯和甘薯显然是那种比较糙的农作物,没有那么多讲究。

早三天晚五天的,也不会都有什么影响。

陈旉现在也是一刻都不能消停,但他也真正尝到了甜头。

汴京大学现在可是有两千亩的土地,等着他随意折腾。

想想这个,陈旉就觉得兴奋。

以往搞各种实验,没地没种子没资金,周围的人甚至觉得他是在瞎折腾。

可到了汴

京大学,情况不一样了。

这里就怕大家不折腾,环境特别轻松,研究资金也非常充裕。

可以说,他觉得自己的所学已经得到了九成的发挥。

另外,钟粟动不动还会冒出一些新思路,很多都是一开始不知所云。

但经过一番实验和思考,才发现其中的奥妙无穷,很有启发性。

其实对于农业,钟粟还真不在行,好在他没吃过猪肉却见过猪跑。

后世的传媒业超级发达,有时候你想拒绝都难。

各种农业技术的介绍之类,钟粟多少也学了一些。

往往是他一个思路蹦出去,陈旉得琢磨好多天。

科学研究就是这样的,思路往往决定出路。

就像后世某些霸权国家制定的各种技术壁垒,甘心过乞讨的日子是一种过法,但绕过去进行新的开发又是一种策略。

只是相对于前者,后者的代价实在是大了些。

可在大宋这个时代,一切问题都不存在。

可以说,只要条件允许,想搞出什么都行,就看能不能成功了。

当然,因为现有条件的限制,搞出自行火炮打死都做不到。

汴京大学的第二个重要的事项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火油精做燃烧弹、燃烧瓶这些,从成本和威力各方面衡

量,用陶罐的确是最好的。

火油精系列武器的开发虽然不是新课题,但想要形成家族史武器序列,还是需要花一番功夫的。

原来都很简单,无非就是投掷—燃烧—死人,这么一个过程。

但其中还是涉及到不少的实际困难。

果然,在进行了一番琢磨后,柴统领居然派人来找钟粟了。

钟粟一想就明白了,这么短的时间,出成果显然是不可能的,多半是又遇到技术瓶颈了。

真正来说,柴统领并不是研究人员。

但他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所以对武器开发研究可以提出不少宝贵的意见。

本来他的任务仅仅是保证兵工学院的安全,但因为他有经验,钟粟在赵煦时代就打过招呼,果断批准。

其实如果换做章楶这样的人来,能力和水平上是完全没问题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