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推出,但大家都明白,尉迟酒楼和百日醉正店才是火锅的源头,更多的人还是不会去樊楼的。
再加上樊楼显得太正统,而汴京大学商业街,则处处体现出各种趣味,显得更加亲民。
这里除了吃火锅外,还会有有不少有趣的东西出现。
这时候讲究的就是放松,来樊楼显得有点太装。
到了晚上,钟粟精心准备的汴京春晚终于开锣了。
之所以没有将春
晚放在除夕的晚上,还不是因为没有电视机和直播系统。
《汴京头条》的宣传效果非常到位,加上李师师来春晚客串节目的消息一传开,让汴京的人潮甚至出现了向汴京大学商业街倾斜的趋势。
因为这个缘故,开封府只好派出了更多的衙役,维持商业街的治安。
钟粟也不含糊,只要是在商业街执勤的衙役,他免费提供姜茶和加班简餐。
李师师自从参加排练节目一来,也逐渐听说了钟粟的名头。
这些日子里,她也和芸娘、苏婉婉熟悉了。
三个人其实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能够一起聊天的话题还不少。
苏婉婉经过了这些日子,之前小然和钟粟订婚的冲击也开始减弱。
她也渐渐想开了不少,闲暇之时,还会在芸娘和李师师跟前讲起钟粟的经历。
芸娘本来对钟粟心存感激,所以对苏婉婉说起的那些事情非常感兴趣。
李师师多少带着一点儿头牌的小派头,但在听说了苏婉婉和芸娘的故事之后,比以往要随和了不少。
她甚至有一种想法,就是能够和钟粟见上一面。
这倒不是说她对钟粟有什么想法,最关键的是她太好奇了。
尤其是听说钟粟才二十多岁的年龄后,心中更是波涛澎湃。
她见过的王孙公子足
够多了,可最多的都是那种夸夸其谈志大才疏的货色,甚至有不少就是附庸风雅,就连作一首诗词,都要让枪手代替。
对于这样的人,李师师压根看不起,但还得按照职业规范的要求装样子。
可以说,自己出道的这些年中,除了周邦彦几个还稍稍有点意思之外,其余的都是庸叶俗草,实在拿不上台面。
钟粟给她的感觉实在是太神秘了,几年之中就能抵达侯爵的高位,还能让自己的商贾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可此人偏偏有一个让人不解的地方,那就是他几乎吧绝大多数的钱财都用于书院建设。
除了这些,钟粟还有一个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
那就是他那看不出深浅的才华,虽然做的诗不多,但却每一首堪称精品。
这么多的优点,就是硬生生地集中到了钟粟一个人的身上,她觉得实在有些难以置信,才会有见钟粟一面的想法。
其实别说是李师师了,就算是芸娘,也对钟粟充满了期待。
因为自从排练开始钟粟详细交代了一番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
虽然芸娘觉得自己还是很有把握,再加上有苏婉婉的帮助和李师师这种大牌的加入,这场春晚必定会取得成功。
可是,这样做到底符合钟粟的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