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大宋教书匠> 第九百一十七章 兰州山川形势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一十七章 兰州山川形势图(1 / 3)

张商英对钟粟的忠告并没有怀疑,他能推波助澜让自己到这个位置,显然是值得信任的。

起初,他并不明白钟粟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果说是为了权势,他自己还需往上爬就行。

可后来他却听说,就算当时给他册封登封侯,钟粟居然还有一些犹豫。

要知道在大宋的和平年代,想要获得爵位,简直就是难如登天的事情。

而且,虽然没有明令,但军功却往往是历朝历代默认的封侯硬条件。

可钟粟呢,在宋哲宗赵煦的时候,就已经找到了高产作物。

虽然赵煦最终没有看到钟粟高产作物的丰收,但他对钟粟的信任却是深入骨髓。

赵煦大概也认识到了,如果能够解决大宋人民的温饱问题,那将不亚于任何军功。

战争这种事情,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粮草是最更本的。

尤其是大国之间的战争,根本不是几天几个月能打完的,打上几十年也很正常。

这样以来,除非一方出现重大变故,否则粮草不济的一方往往落败。

只有粮草充足,才有资格拿人命去填战争深渊的无底洞,这就是古代战争的现实。

赵煦有谋划平夏城之战的经验,也一度将青塘打得落花流水,他自然比好多大宋皇帝看问题看得深刻。

钟粟除非叛逃大宋,否则很可能会为大宋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

正因为这些原因,在他临走之

时,还是下定决心封钟粟为登封侯,伯一级直接跳过。

这样的决策,对于匆忙之中被当皇帝的赵佶来说,根本无暇思考。

他只是觉得,钟粟是他的好兄弟,有这一点就够了。

知道后来,钟粟为他带来了小山一样堆积的甘薯和马铃薯,他似乎懂了。

再到后来,他又从奏报中得知了天子之兵的壮胜之势。

这时的他更加明白了,钟粟之所以能够官封登封侯,绝对不是自己这个哥哥心血来潮的行为。

对于这些负责的纠葛,张商英作为朝中重臣,自然也能猜到一些。

既然钟粟让他绕道去一趟河内郡,那一定是有道理的。

为了谨慎,钟粟还是让张商英带了自己的一封写给张叔夜的信。

当张叔夜把一张草草绘制的“兰州山川形势图”交给张商英的时候,张商英彻底明白了。

这样一张地图,对大宋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成都府的重要性显然比不上兰州,但险峻的地势就是天然的防御屏障。

只要占据了一处地利,就能彻底扼守住此处的防御。

而兰州却处在一个相对比较危险的地带,又没有成都府的天然屏障。

所以有了这样一张地图,简直就如同开了挂,至少也省去了不少时间。

钟粟之前其实也没有明确的交代,只是说张叔夜熟悉兰州一代的情况,或许可以获得一些兰州方面的资料。

钟粟

举荐了种师道,那就要确保种师道一炮走红。

大宋朝廷之所以选择了信任种师道,并能将兰西生产建设兵营的事情交给他,主要还因为钟粟的举荐。

种师道有了这张“兰州山川形势图”,显然会方便许多。

在面对边关防御这样的大事上,张商英更是不敢大意。

“张阁老,即使没有钟先生的书信,凭着阁老在成都府的作为,我也会把这张图交给阁老的。

这是我在兰州时无事可做,便一直到处闲逛,然后绘制出了这幅图。

其中可以扼守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